亞馬遜電子書水土不服的警示
不過,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電信運營商建立的手機閱讀在數字出版界一枝獨秀,讓傳統出版社看到了“錢景”。以作家出版社為例,2010年,作家出版社首次向作家批量支付了100萬元的數字版稅,主要來源就是中國移動的手機閱讀。2010年,作家出版社向中國移動閱讀基地授權了300部文學作品,一年下來共獲得了約200萬元的收益。
然而,運營商的閱讀基地并非傳統出版社的最佳選擇。與中移動合作的出版人士表示,運營商憑借其用戶、支付體系、渠道優勢,一度將電子書價格降為“地板價”,并與傳統出版社進行“四六分成”,其中運營商占大頭,這違背了傳統出版人的意愿。
電商能否擴大產業?
雖然電子書市場的爭奪難解難分,但京東和當當這對老冤家卻同時將目光轉向了電子書市場。電商巨頭的強勢進入能否挽救內憂外患的電子書產業呢?
據悉,從京東宣布其電子書業務正式上線開始,京東就一直把當當作為最大競爭對手。京東表示,京東電子書刊業務首期上線來自200家合作供應商的8萬種正版電子圖書,預計今年年底將上線正版電子書刊超過30萬種。而2011年末,當當網對外宣布其首期上線5萬多種電子書,同時還推出數字期刊和視頻等多媒體產品。
京東CEO劉強東表示,京東商城會給供應商提供透明結算平臺,與供應商的分成比例有兩種,根據出版社是否自己將紙質書做成電子書來區分,這比當當的四六分成更具彈性。
多位出版社人士表示,京東和當當目前已經陷入了“互掐”的境地,當當和京東曾向供貨商要求,只要競爭對手平臺所擁有的品類,自己平臺也必須要上,雙方在搶奪電子書資源上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境地。
程三國認為,京東與當當這樣的電商平臺擁有有集客 (網站有海量用戶)與集貨(眾多出版社、作家資源),兩者互為補充。
不過,出版社也有不同的聲音。接力出版社社長白冰認為,對于傳統出版社而言,誰也不想錯過數字出版的潮流,但目前出版商的態度依然是相對謹慎,以京東和當當為首的電商平臺能否為電子書行業帶來規模化收入還是一個未知數。
“電商的用戶能否轉化為購買電子書的用戶?”劉方認為,紙質閱讀人群是否就是未來的電子書目標閱讀人群并沒有得到證實,這還有待調查驗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65歲以上人口...[詳細]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