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業陷“囚徒困境”
“危”中藏“機”
光伏行業遭遇的“寒冬”卻沒能阻止資本進入的熱情。對于那些曾經錯失進入光伏產業良機的大型企業來講,行業低谷給了它們新的機會,因為此時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都是最低的,競爭也沒有那么慘烈。最讓業界震動的是代工大王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宣布攜手保利協鑫投資1000億元進軍光伏產業。光伏市場已進入價格競爭和低毛利時代,成本控制能力正是鴻海所擅長的。
高補貼時代的結束,產能過剩的現實,都促使全新的平價競爭時代逐漸走來,也意味著大規模普及的拐點。
業內人士普遍承認,光伏產業是一個“政策市”,由于“高成本”的先天缺陷,使其若沒有政府鼓勵和補貼政策扶持,就無法與常規能源行業進行競爭。
自我救贖
從井噴式增長一下跌入低谷,光伏產業的出路在哪里?
對太陽能行業的投資思路應該跳出眼前的盈利困境,更多地從全球能源變革和整個中國能源背景去考慮光伏產業發展,布局到清潔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路線圖中。
過度依賴出口是國內光伏產業的瓶頸和軟肋,核心技術的缺失則是這個行業致命死穴,光伏行業危機背后還隱藏著更大的危機。
“兩頭在外”的產銷模式是國內光伏行業長久以來的痼疾,原材料從國外進口,最終產品出口,這一發展模式備受詬病。生產出的光伏產品出口到了國外,而嚴重的碳污染則留在了國內,中國光伏企業由此被人稱為世界新能源發展的試驗田。這種模式已經發展到盡頭了,中國光伏企業需要進行反思,把握機會調整產業結構,掌握核心技術,否則可能迎來比這次危機更危險的整個行業的生存危機。
光伏產業將是大企業廝殺的戰場,誰能在產品質量、品牌營銷和成本管理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才能取得最后的“入場券”,至于結果,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目前我國物聯網芯片產業鏈各環節基本完善,參與者眾...[詳細]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