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將過“嚴冬”
近兩年,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受益于國家4萬億投資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余力,發展非常迅速。但是今年在國內需求減緩和競爭加劇的形勢下,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增速也在放緩,而卡特彼勒等國際巨頭加快在華投資的步伐,將對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形成巨大的生存壓力,行業兼并重組勢在必行。
“狼”來了
在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漸入調整期時,卡特彼勒中國、印度及東盟地區總裁金利文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表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將在未來5至10年進入行業整合期,挖掘機生產企業預計將從目前的42家縮減至8家左右。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全球工程機械市場排名第一的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去年全年營業收入達到601億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了41%,創1947年以來的最大增幅;營業利潤高達4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12億元),比2010年大幅提高了83%。而我國1700多家機械行業企業去年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僅比美國卡特彼勒一家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多一點。
去年,卡特彼勒全球營收中亞太區銷售收入近150億美元,占卡特彼勒全球總收入的24.9%。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產品市場,同時也是卡特彼勒全球范圍內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銷售市場。去年,卡特彼勒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排名從2010年的第7名迅速上升至第5名。
現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占卡特彼勒全球總收入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同時卡特彼勒也不斷加大在華投資。截至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國的投資額超過20億美元,擁有17個制造工廠,另外9個工廠在建,多數將在近期投產,還有4個研發中心,3個物流及零部件中心,員工超過1萬人。為了方便管理中國和印度市場,卡特彼勒集團總裁瑞拉文甚至把本人辦公室從美國的總部搬到香港,還把卡特彼勒亞太區總部從日本東京搬到北京。瑞拉文還表示,卡特彼勒的目標是未來5年內把現有在華產能翻番。這充分顯示出這家國際工程機械巨頭欲在華大展拳腳的雄心。
近期,卡特彼勒已經宣布將加大徐州工廠的挖掘機產能并提高80%,同時將上馬輪式挖掘機的本地化項目。同時近年來,卡特彼勒及其獨立代理商已經完成了一系列在華重大投資,擴大在華生產的產品陣容和零部件系列,提升和改善對于客戶的產品支持和服務范圍,并在各省區擴大和加強代理商網絡。
除了卡特彼勒,瑞典的沃樂沃集團也加大在華投資,其去年的營銷額高達3100億瑞典克朗(約合456億美元),在華銷售額則從十年前的10億瑞典克朗迅速增長到230億瑞典克朗(約合35億美元)。此外,日本的小松和日立、德國的利勃海爾等國際工程機械巨頭紛紛加大在華投資,在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漸入調整期后,憑借其技術和規模優勢,將對中國本土工程機械企業形成巨大的生存壓力。去年,卡特彼勒就以88億美元收購國際礦業設備巨頭比塞洛斯國際公司,或許這為國內工程機械企業敲響了警鐘。
技術之困
核心配套件技術的缺失一直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難言的痛。《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指出,我國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關鍵配套部件主要依靠進口,平均每噸價格超過8萬美元。例如傳動部件、控制元件、柴油發動機及關鍵液壓件嚴重緊缺,能力過剩和結構性短缺反差強烈,從而影響了我國工程機械向高端技術產品的發展。而國內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受技術之困,難以滿足主機廠的產品要求。
在過去5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高達20%以上,但是這個行業七成的利潤都貢獻給了外資高端零部件配套商,中國主機生產企業賺取的只是微薄的利潤而已。
在工程機械零部件領域,大部分利潤都被高端零部件配套商占據,中國工程機械零部件企業的產品難以滿足國內主機廠的產品需要。以液壓為例,日本川崎和德國博世力士樂幾乎壟斷了中國中高端液壓件市場,還攜技術以自重,抬高價格。
而工程機械最大細分市場的挖掘機市場中,國產挖掘機的發動機幾乎被美國康明斯、日本五十鈴、洋馬、久保田所壟斷。核心配套件缺失意味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被外資企業鎖喉。
雖然國內整機廠一直在核心配套件上尋求技術突破,但是在液壓泵等幾大主要核心配套件領域尚與外資企業有很大的差距。為此,國內的主機廠開始尋求通過海外收購來獲得核心技術。
業內三一重工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混凝土機械巨頭CIFA,柳工收購波蘭HSW公司,以及近期傳得沸沸揚揚的徐工集團收購德國著名工程機械公司施維英,都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基于技術需求和市場地位做出的戰略性舉措。
就在國人歡喜雀躍,國際三大混凝土機械巨頭將盡入中國囊中時,清醒的業內專家提醒:國際巨頭絕不會把工程機械行業最核心的配套件企業及其技術出售給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可以買到的大多是核心配套件方面處于第二,第三梯隊的外國企業。
未來在國內市場進入平穩發展期后,外國工程機械企業將加速擴大在華投資規模,國內一些中小工程機械企業將面臨被收購或者破產的命運。而存活下來的工程機械企業將與國際巨頭在自家門口進行短兵相接的白刃戰,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是否能繼續在國內市場順風順水發人深思。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生豬產業已經演變成農村居民重要收入來源和城鎮居民...[詳細]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