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叢江:打工仔養雞創業十年欲造大品牌
2015-12-24 10:52:14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宜賓新聞網
他16歲外出打工,從事餐飲服務行業,雖說辛苦,但也不至于風吹日曬。打工時,他認為打工不能長久,遂產生創業想法。在廣東某雞場打工的第一天,他吃了有史以來最難吃,但吃得最飽的一頓飯。盡管條件艱苦,一想到自己的選擇,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創業十年來,他帶領上百戶村民搞烏骨雞養殖,村民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收。在看到烏骨雞批發的抗風險能力低時,他開始想到走品牌的路線。“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抗風險能力,讓村民持續增收。”目前,他已經在成都“探路”,未來兩年將基本實現品牌化的道路。
說起創業,他總是顯得很熱血,他有說不完的話,有訴不完的情。在他看來,創業是一件能讓他激動的事情。他說,創業不僅能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點,還能帶動周邊的鄉親致富,這就是令他熱血沸騰的事情。
他就是高縣慶符鎮百通村村民李叢江。
打工少年與雞結緣
2001年,16歲的李叢江外出打工,在成都溫江一家農家樂從事餐飲服務。農家樂的生意不錯,一道名為“叫花雞”的招牌菜點單率很高,“雞的價值原來這么高?”這個印象逐漸進入了李叢江的腦海。兩年后,他又到廣東清遠從事餐飲服務。
“外出打工的人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知道回家后能做什么。”李叢江說,他和身邊的務工人員交流發現,只要家鄉有機會,他們都愿意回家,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回家后自己能做什么。不到20歲的李叢江心想,那些四十多歲務工者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他想要改變這個現象,就只有選擇一條未知的路。
許是機緣巧合,許是命運安排。李叢江想到的第一個項目是養豬,他有一個同事是清遠當地人,同事的親戚養豬的效益還不錯。某天,兩人跑到書店,選購兩本養殖的書籍,一本是養豬,一本是養雞。“沒想到養豬那本書沒看進去,倒把養雞的書看進去了。”李叢江說,看了書后就熱血沸騰,書上都是成功的例子,他想自己也會很快成功的。
說干就干,三天后李叢江就辦理了辭職,在親戚的介紹下去一家養雞場打工。廣東是我國肉雞養殖的主產區,而當地的清遠雞更是聞名全國的雞種,深受港澳消費者的歡迎。這些信息對于李叢江而言,無疑是興奮的。但是,他的興奮很快被舟車勞頓消磨了。
“從清遠縣過去,要坐三個多小時的車,再轉車。”李叢江說,到了養殖場老板的家里,他吃了一頓目前為止,最難以下咽,卻吃得最飽的飯。原來,那里飲食條件很差,在李叢江看來,那是在老家連豬也許都會嫌棄的伙食。
“我差點眼淚就流出來了,但是強忍住了。”李叢江說,他一想到這是自己的選擇,就咬牙堅持了下來,盡管飯菜難以下咽,他也強逼自己吃了三大碗,算是為自己即將開始的艱苦生活打基礎。飯后,李叢江被帶到養殖場,開始了他新的打工生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隨著半導體、平板顯示、光伏新能源等下游產業的迅速...[詳細]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網友評論
3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