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必看:蘋果成功的十大營銷絕技
2015-09-19 12:25:06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MBA智庫
6、突出品牌地位
蘋果通過三種方式實現了這一點。首先,該公司的獨特產品通過新穎而刺激的廣告與用戶展開交流。1984年在超級碗橄欖球賽中發布的Macintosh廣告就是絕佳的例子。蘋果將自己的獨立理念和地位,與計算機行業那些老態龍鐘的巨頭(例如IBM)進行了對比。1997年,該公司又憑借“不同凡想”廣告突出了自己的獨立地位,贊賞叛逆者和瘋子是偉大創意和發明的源泉。蘋果的目標市場不是大企業,而是藝術家和以設計為導向的行業。
其次,盡管蘋果的產品開發要借助眾多品牌合作伙伴的幫助,但它還是一反常態,拒絕了各種金錢誘惑,堅持讓用戶關注蘋果自己的品牌,而沒有突出零部件供應商的地位。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蘋果已經為旗下的眾多產品引入了英特爾、微軟、ATI等全新的軟硬件供應商,然而,該公司卻并未展開聯合營銷(例如,在設備外殼上增加英特爾的宣傳貼),盡管這已經成為其他科技企業的慣用做法。
最后,蘋果堅持在零售店中排擠其他品牌,也對該公司的品牌建設起到了很大幫助。
7、設計一套能夠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商業模式
要創造用戶價值就需要設計一套商業模式,確保這種價值能夠反復創造。聘請重視用戶體驗的員工和開設零售店,是蘋果創造用戶價值的兩個主要渠道。然而,iTunes同樣應被視為其商業模式的組成部分。盡管iTunes本身并未給蘋果創造太多收入,但iTunes桌面軟件和iTunes音樂商店還是增加了蘋果硬件產品的價值。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這種將硬件與內容相整合的方式,提供了巨大的價值,提升了用戶忠誠度,并增加了各項業務的收入。
8、必要時可以革自己的命
對于深諳營銷之道的企業而言,如果擁有更好的產品,便應勇于革自己的命。蘋果至少兩度為之:第一次,蘋果放棄了iPod Mini,轉而力推iPodNano;第二次,盡管iPod仍然可以提供獨特的功能,但由于iPhone同樣具備音樂播放功能,因此有可能對iPod造成沖擊,但蘋果還是冒險發布了iPhone。很多企業或許都擔心新產品會對現有的支柱產品造成沖擊,但蘋果卻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你不革自己的命,其他企業就會革你的命。
9、不必成為全能型企業
很多企業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在選擇目標用戶和產品時猶豫不決。蘋果卻敢于大膽決策,將戰略集中于有限的產品線上,同時限制每一類產品線的產品數量。喬布斯1997年回歸蘋果時就引入了這一理念,一口氣將蘋果的產品線從15個削減到4個。這一戰略一直堅持到今天。幾年前,時任蘋果COO的蒂姆·庫克(TimCook)如此描述蘋果的理念:“多元化是很多商學院教授的傳統管理理念,但這不適合我們。”
憑借無與倫比的專注,蘋果將全部精力投入為數不多的幾款產品,為用戶創造巨大價值,從而在一眾科技企業中脫穎而出。這樣做的結果是:用戶知道能夠對蘋果報以何種希望,而且通常都能夢想成真。
10、創造一個能夠提供價值的生態系統
iPhone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App Store。然而,App Store必須要得到開發者的支持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蘋果推出了很多開發工具,吸引開發者為IOS平臺創造簡單而一致的應用體驗。這加快了應用開發速度,并加大了用戶互動率,對開發者、用戶和蘋果而言,是一種三贏策略。AppStore的應用總量已經超過50萬款,累計下載量超過240億次,這不僅增加了iPhone和iPad用戶的轉換成本,還為蘋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連獲5年“杰出營銷獎”后,蘋果已經證明:它不僅是一家杰出的科技公司,還是一家杰出的營銷公司。蘋果的營銷戰略非常獨特,將傳統與非傳統因素融為一體。然而,歸根結底,蘋果還是找到了一種吸引并挽留用戶的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口碑效應,使得品牌的吸引力大增。而且還通過獨特的商業模式、渠道結構和品牌形象獲得了強大的競爭優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