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操精選創始人陳樺:“節操”是一種90后的文化符號
2014-08-16 16:32:05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中國企業家網
一,我為什么要創業
今天來這里主要是講我自己的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我為什么要創業?
四年前的現在,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當時我決定我要創業。那時我剛從傳媒大學畢業,保送了研究生,畢業作品的互動裝置藝術入圍了SIGGRAPH,全球圖形圖像界一個頂級的國際會議。作品即將在洛杉磯展出,我特別高興,覺得就要實現我的“美國夢”,走向人生巔峰了。
正Happy的時候,命運出現了轉折點。我印象特別深,那天我正準備去美國大使館簽證,早上就開始流鼻血,完全停不下來,真的是流了一大盆。我都覺得我是不是要死了,然后去醫院,醫生說我有一根血管裂了,給塞了一大團棉花。我這輩子沒覺得我鼻孔里能塞那么多棉花,感覺都塞到肚子里去了。
后來我就頂著塞滿棉花的鼻孔,重感冒,沒化妝,特別猥瑣的樣子,去美國大使館簽證了。簽證官可能覺得我是不是吸毒,把我給拒簽了。拒簽就算了,結果感冒越來越嚴重,以至于得了慢性病,雖然不用住院,但什么也干不了。當時我一個人在北京,沒人照顧,只好回福州老家休養。
那個時候感覺特別奇妙。北京這個城市,當你得意的時候,你覺得整個世界都是你的。這里是宇宙中心,無所不能,什么都可以發生。但是當你生病,什么都沒有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些燈火、這些繁華好像都不屬于你。當時我坐出租車經過國貿,一直盯著窗外,看著那些燈火慢慢離我遠去。我就覺得,當你什么都沒有的時候,你才知道什么都是浮云。
我大學學的是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影視方向,新媒體相關的什么都要學,從設計到C++,到編劇、攝影、剪輯、三維動畫,接項目很容易,做微電影、舞臺晚會背景、電視節目包裝、做國際項目、做裝置藝術,也在大公司里待過,賺錢快但還是迷惘,不知道到底以后做什么好。福州是一個比較安逸、輕松的小城市。回到福州后,我也沒事干,只好天天看書。我也開始思考我的人生,想我這輩子到底要做什么啊?喬布斯說,做人就要做你喜歡做的事情。可我到底喜歡什么?
生病的時候看了一本書,叫做《每周工作4小時》。這本書對我影響挺大,它里面問你:假設你有1億美金,你不差錢,同時你還比全世界的人都聰明10倍,做什么都能成,不會失敗,這個時候你想做什么?然后他會給你計算方法,發現你理想生活其實沒那么貴。特別有意思的一點是,創業幾年以后,當再我再回頭看當時的讀書筆記,發現居然寫了一條我要開一個公司,那會兒我還生病在家呢,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創業。當時Facebook特別火,我就想,扎克伯格不就是一個大學生嘛,干嗎我不行,他能做的我也能做。
那時候自己很二,什么叫前端、什么叫服務器,都不懂,以為“前臺”就是酒店的前臺,經常被人嘲笑。病好了回北京后就自己學,學怎么做產品,怎么做交互,怎么做原型,找一切有可能和科技圈沾邊的人給我掃盲。
我第一個天使投資人是在Linkedin上找到的。當時IT圈幾乎誰都不認識,看到微博上王利杰做PreAngel天使投資挺活躍的,我就很裝逼的用英文給他發了一個好友申請,說我在做什么項目,有機會聊一聊。然后第一次見面在北京的星巴克,我那個時候什么都沒有,沒錢、沒團隊、沒資源,“三無”產品。我就拿我自己用flash做的高保真的交互原形去見他了,沒想到他沒有給我潑冷水,也沒覺得我特二逼,還給我介紹資源、介紹人。雖然那個時候他沒有投,但我還是挺感激。后來我做“聲聲”,一行代碼都還沒寫,他只看了一個交互的視頻,就投了我們。再后來徐小平老師、王嘯老師也投了我們,給了很多幫助,我們也慢慢越做越好。
這個故事就是說,雖然你可能是個小白,雖然創業過程中會不斷有人潑你冷水,但是如果真的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還是挺開心的。我之前也不知道我喜歡做什么,但當我們一開始做產品,我就覺得世界上沒有比這更美妙的事情了。你能看見千千萬萬的用戶在用你的產品,而這產品就像一個容器,用戶在里面開花結果。“創業虐我千百遍,我待創業如初戀”,今天我還是這種感覺。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都活得太好了,有電、有網、有WiFi,什么都有,從來沒有想過什么都沒有是什么感覺。現在我回頭看,特別感謝我生病的那段時間,那段低谷的日子是我覺得最貼近上帝的時候,我真正有一個時間停下來思考我想要什么。
有句話雖然聽上去很老土,就是任何人你選一條路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如果這條路是你自己喜歡的,那我覺得起碼能夠走得久一點。就像“大姨嗎”CEO柴可的QQ簽名——“創業像超女,笑到最后才是純爺們”。
二、觀察世界,理解人性
第二個故事,關于觀察世界和理解人性。
我對人和人之間的故事或每個人背后的故事特別有興趣。有次為練英文跟一個劍橋畢業的哥們聊天,他好像是哪個國家領導人的翻譯,不知怎么得居然去美國做廁紙生意了。我就想這人生怎么那么奇葩,好像每個人背后都有很神奇的世界觀,很不一樣的故事。
后來創業時我就想,既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那是不是每個人都跟我有一樣的需求,去認識有意思的人,跟有意思的人交朋友。我就跟投資人說我要做這樣一個產品,讓有意思的認識、交友。他說什么叫“交友”啊,“約炮”我懂,但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時間交朋友啊?就沒有投。后來“陌陌”出來了,一夜間好像全中國都在做陌生人社交,我想我也干不過人家了,還是轉型吧。
因為我是女生,我對聲音特別敏感,會因為一個人的聲音喜歡或者討厭一個人。我覺得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所謂字如其人,有的時候也是聲如其人。所以我們轉型做了一個語音社交的產品“聲聲”,你可以問問題,然后大家用聲音來回答。我們很有情懷,希望用戶可以說出自己內心的聲音,老是引導用戶回答“什么是快樂“、”什么是青春”這類問題。結果我們發現,用戶只喜歡聽那種“為什么超人把內褲穿在外面?因為擋中央”,或者“說說你的極品前任——我大學考美術系,就是為了給我的前任畫一張遺像”這種逗比的內容。我們就發現,原來用戶是這個樣子,跟我們想的完全不一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