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操精選創始人陳樺:“節操”是一種90后的文化符號
2014-08-16 16:32:05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中國企業家網
那個時候很痛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36氪的一篇文章,叫做《如何跨過創業躁郁癥》。當時感覺就像這個圖,產品上線之前是無知的樂觀,覺得自己很牛逼,扎克伯格行,我也行。覺得這個產品上線一定爆火,還狂盯著排行榜等著上漲。結果上線發現好像也沒那么好,就變成了知情的悲觀,開始懷疑。到了“聲聲”第三個點的時候,真的是在谷底,價值危機。
當時整夜整夜睡不著覺,白天去公司也不知道怎么跟員工交代。直到實習生都要走光了,真是快崩潰了。好像把能想的辦法都想遍了,怎么做都做不起來,數據都不好看。當時有人勸我放棄,說你去一家大公司待一待,再磨練幾年。那個時候如果我放棄了,公司就破產了。
當時一是覺得放棄太丟臉;二是覺得還剩點錢,還想再試試,好不容易努力到今天有人投。后來我們決定轉型,用戶喜歡什么那就給他們什么,他們喜歡逗比的、接地氣的,我就給他這些內容,才做了“節操精選”。
說老實話,“節操精選”剛上線時我也不知道會不會火,沒想到上線數據就挺好的。我們自己總結,現在90后喜歡的調調是呆、蠢、萌、賤,再加上一點點的正能量。他們會說,哇塞,這高貴冷艷的摳腳少女,原來內心也很柔軟,這種會戳到你內心深處的東西就讓人停不下來(眾笑)。大家不要笑正能量的東西,我們剛開始也覺得現在年輕人應該很瀟灑,都喜歡段子、糗事,根本就不會看心靈雞湯。但就我們的數據來看,心靈雞湯永遠是轉發率最高的。比如七個你不能錯過的生命道理,十大睡到王思聰的技巧等(眾笑)。我們看節操精選次日留存一直在50%以上,80%的用戶是90后,我們就覺得有戲,這事值得好好搞一搞。
很多人會問我什么叫做節操?我做一個比喻,今天我們說沒節操,就像說你沒人品,不是說你不道德,而是用一種調侃、自黑、互黑、吐槽的方式來表達自我。比如你可以說你基友沒節操,你也可以說我節操都碎了你要不要吃。“節操”在某種程度上就像90后的一種文化符號,能代表他們風格。雖然今天的90后不太愿意承認自己是90后,不太愿意說自己的文化是亞文化。
從“聲聲”轉型到節操的故事告訴我們,你要正確理解用戶的需求,就算用戶跟你想的不一樣。有個很經典的段子,說有一個女孩子問禪師說:“禪師禪師,我長得很漂亮,為什么我沒有男朋友?”禪師說:“你知道為什么男生都喜歡洶涌的大海,而不喜歡平靜的湖面嗎?”女生說:“是不是因為大海洶涌男生就非常有征服感啊?”禪師說:“因為大海波大。”這個笑話讓我意識到兩點:第一,就是為什么我現在還沒有男朋友;第二,正確的理解用戶的需求、理解人性真的是很重要。我們以前也會做活動,文案寫得天花亂墜,抽獎送iPhone,但是做完活動用戶只記得iPhone,其他什么都不記得了。
三、破壞規則與嘗試的勇氣
第三個故事,關于破壞規則和嘗試的勇氣。
2009年我在春晚制作部實習,當時領導說你做個值班背景吧。值班背景就是主持人串詞背后的那個圖,一般就是個大紅剪紙什么的。我之前從來也沒做過晚會的舞臺背景設計,就憑感覺做了個黑色背景,上面是煙火,下面是大門。開會的時候總導演瞄到,說這個特別好,拿給整個制作部的人看,說你看你們做了那么多年春晚,從來不敢大面積用黑色,但你看一用黑色立體感就出來了。他估計就覺得我挺有創意,沒想到那一年居然把小虎隊的背景視頻,就是當年春晚壓軸的節目,交給我做。
我當時就在學校組了個團隊,研究了過去好幾年的春晚,結果做一個方案被否一個方案。最后舞美總監給我打電話,說陳樺不然你別做了,你做來做去跟動態素材似的,方塊飄來飄去,我找別的團隊吧。我當時一聽急了,我怎么能這樣就辜負總導演和學校對我的厚望,太沒面子了。當時離直播只剩下一兩周,我想我們要再試試,當時學校還不能熬夜,我就拉著團隊跑到麥當勞通宵,一遍一遍聽小虎隊的歌,聽到現在我一聽到小虎隊就崩潰。
然后我們就想,把這個當成是超大屏幕的MV去做好了。我們就一邊想創意,一邊回學校做設計,做動畫,大半個機房都在渲染。好不容易憋出一個東西,戰戰兢兢的把它發給制作部,結果舞美總監就說不用看了,我們找別的團隊做完了,臺長也審完了,這個不可能了。我一聽就急哭了,哭著給所有我能打電話的制作部的同事,說能不能求你們看一眼,我們熬了好幾個通宵的,你們要是看完覺得不合適就算了,不能看都不看啊。
過了好幾天,舞美總監給我打電話,說覺得還行,不然最后一次排練用你們這個試試吧。那一年春晚,最后就真的用了我們做的背景動畫。有一個鏡頭的靈感來源于邁克爾•杰克遜的MV,背后好多復制人矩陣一起跳舞,那年是虎年,我們就做了一堆布老虎矩陣和小虎隊一起跳。那年春晚我們跟小虎隊,從前期到后期的制作節目組,拿了第一名,我自己也有一張這樣的獎狀,這個獎狀至今還放在我們學校里面。
這給我特別大一個感觸就是,我如果按照傳統思維去做值班背景,可能連做這個視頻的機會都沒有,還是一個實習生;如果我按照傳統晚會背景做動畫,估計還是會被斃掉;如果我沒有再去爭取爭取,再去求求那些領導們看一眼,那我也沒有機會體會到我的作品、我的名字,在幾億人面前呈現的快感和成就感。
這事對我影響挺大,原來做事也不一定非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Facebook有一句話說“破除成規,行動敏捷”,說白了就是“野路子”。
“節操精選”上線后,我們發現很多用戶特別喜歡在評論里互動。我們想,用戶要去評論,然后再去正文,就特別麻煩,這么來來回回的,體驗不好。所以我們就想,怎么樣可以做的更有意思,讓他們玩得更High一點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視頻的“彈幕”,就是吐槽字幕像子彈一樣滿屏幕的飄過去,而且是和內容對應的。我們覺得任何一種媒介形式的內容都可以做彈幕,只是有些沒有人做過。視頻能做彈幕,圖文就不能做彈幕么?做之前很多人吐槽說這怎么可能,這多影響閱讀啊。我們團隊熬了幾周做上線的版本,還特地做了一個渠道測試,結果數據沒增也沒降,還有幾個用戶吐槽。我們當時就很糾結,到底要不要發布,后來就想,反正創業公司船小好掉頭,就試試看。于是我們就上線先看看用戶的反應,乞求大爺們(用戶)別把我們這都卸載了。
彈幕上線以后,才兩天互動量就翻了1倍。彈幕特別有意思的一點,就是激發了用戶,他本來就很喜歡互動,我們激發了他社交和互動的潛力。
第一,帶頭像的彈幕激發了表現欲。用戶特別希望有存在感,他看到自己的頭像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用戶就更愿意評論、更愿意互動;
第二,不需要去破冰了。說“美女,你在干嗎?什么時候回家”之類的。他們有相同的話題、一起吐槽,直接能聊起來。
第三,極大程度的降低了UGC的成本。讓用戶編段子挺難的,但吐槽、或跟著大家一起吐槽就簡單多了。
今天的90后是互聯網娛樂的暴風眼,他們身上有很多的特性是很有意思的,很多潮流文化也都是他們創造的,比如開放、自由、吐槽、惡搞、顛覆傳統等等,他們是社交感非常強的族群。這些說高大上了是文化語境,說通俗點就是逼格。逼格相近的,自然就很容易玩到一起去;逼格不一樣的,你讓他填再多的資料背景頭像,還是無法愉快玩耍。
另外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我覺得將來不會有在線和不在線的概念,你會永遠都在線,你隨時隨刻都有可能被一個故事推送喚醒,會打開手機去看。現在用戶每天解鎖屏都有160-170次了,所以我們覺得,在更遠的未來,年輕人的娛樂和社交在移動端一定會有更新鮮和更好玩的方式和機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