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從屌絲到上市公司CEO
蛻變
第一代互聯網人大多出身草莽,窮學生劉強東是個典型。
從鐘愛物理化學的中學生,到聽從老師意愿而選擇人民大學社會學系的大學生;之后棄政從商,最終登上納斯達克——劉強東完成了多次蛻變。
最近一次置于公眾視野的,是他刪掉所有微博、遠赴美國學習近一年。
再次回歸時,減重36斤、改喝紅酒;收斂銳氣,充分放權;享受工作與生活。從2004年創業起連續狂奔十年,在美國的這段學習讓劉強東的狀態回到最好。
“我每年都在放權。”
劉強東說,自己在美國學習期間,基本沒有管公司事情,只開過兩次會,接過兩次助理的電話。
“(京東)上市的事情,主要是CFO在做,我只花了1%的時間。從5月12日路演開始,才全程參與,之前花的時間很少。”
這和之前的強哥簡直判若兩人。
“那時候每天都要開的早會,現在基本降到一周一次的頻率,且只與核心團隊溝通即可。”
他細細算起賬來,“我95%以上時間花在團隊上,尋找最合適的人,和團隊溝通交流。無論企業如何增長,追求沒有改變;5%時間花在公司戰略上。”
但無論如何,劉強東不愿放棄對公司的控制權。
他堅信,高速增長的創業公司,最大風險是內部失控,所以必須保證創始人對公司有控制,才能一心一意地發展公司。“有的職業經理人管理的公司,很多精力都放在和投資人博弈上,我們不愿將時間花在這兒。”
劉強東希望能多考慮用戶體驗,將時間放在核心競爭力的打造上,放在未來的增長上。
無論是刪光微博還是和蘇寧大打價格戰,劉強東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強勢激進,而他坦言這是外界對自己最大的誤解。
今天摘得事業成功的桂冠,劉強東依然認為這并非快樂的本源——“我的目標沒變,只想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當一個好人。”
命運
成功的人大都有共性——執拗,堅硬不折。劉強東身上,則更多了一分坦誠。
直到今天,劉強東從不諱言自己來自農村。1974年2月14日,劉強東出生于江蘇宿遷駱馬湖邊上的一個農村,父親是船廠工人。祖籍湖南的他天生有一股沖勁。這也為創業之后的他贏得了“電商界第一火藥桶”的稱號——當然,這是后話了。
和那個年代其他來自艱苦農村的孩子一樣,劉強東幼時能夠獲得的資源少得近乎可憐。父親每月12元的工錢要養活全家,每天的食物是各色紅薯制品;難得有一餐吃肉,吃完后開水沖過的油花都是孩子們爭搶的美味。
當地小學的條件也是艱苦異常。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是小學二年級畢業的。小學二年級的數學老師,是小學三年級畢業的。校長是小學六年級畢業的,是全校文化水平最高的。
直到高中,這樣的狀況才有所改變。“教育資源越來越好,這是改變我一生命運的時期。”
劉強東不止一次表達了這樣的感慨。他最常提到的是一位齊姓老師,這位老師希望自己的學生從政,將來能夠在自己權限范圍內多為老百姓做點實事。就這樣,劉強東放棄了自己一直想上的物理系或化學系,選擇了他當時認為與“當官”關系最密切的專業——社會學。
命運仿佛跟他開了個巨大的玩笑。當劉強東背著蚊帳、被褥、臉盆、茶缸,以及東拼西湊的500元錢從宿遷千里迢迢而來時,等待他的卻是理想與現實的鴻溝。
劉強東講了一個故事:大一下學期,同宿舍的張峰(音)看中了外語系的一個女生,天天跟著人家去上自習,終于把那個女孩說動了,同意跟他一起去校園里走一走。然后全宿舍的弟兄都特別激動,等著他。張峰(音)回來之后往床上一坐,就在那兒悶頭抽煙,一聲不吭,問他怎么了,他說和女孩子開始談得很高興,談到最后對方發現自己學的是社會學專業,然后就說算了。為什么呢?將來這專業太難找工作了。
雖是調侃,但這在當時還是給了劉強東很大刺激,“工作不好找沒關系,可是找不到女朋友很可怕呀。”在這樣的刺激下,劉強東自學了在當時看來高深莫測、也是他認為最能吸引女孩子的第二專業——計算機,并且自學編程,由此奠定了他與互聯網的緣分。
情懷
出身貧寒的創業人總有一份悲天憫人的情懷,但將這種情懷轉化成始終不渝的行動,卻不是一件易事。
20歲的劉強東,打上大學第一天起就告訴自己,絕不能再問家里要錢。
做家教、抄信封、推銷書、寫程序,他是全班第一個用上大哥大的人,還沒畢業就賺了20多萬元。
而所有這些“零敲碎打”的辛苦錢,卻在第一次創業時賠了個精光。
劉強東坦言,自己是個吃貨,而且喜歡做菜,本著“民以食為天”的淳樸觀念,首次創業選擇了開餐館。
“背著倆書包,里面裝著從郵局取出來的24萬元現金,沒經過任何討價還價,就把看上的那家飯店盤了下來。”
給完錢之后,老板問他需要做什么,劉強東說需要你走了,接下來就是我的了。6個月后,房東來收房租,劉強東才意識到,那餐廳是租的,自己并沒有做好準備,對相關的法律等方面更一無所知。
這都沒有澆滅他創業的熱情。劉強東還特意去買了20多塊卡西歐手表,給餐廳所有員工一人一塊,這在當時是很貴重的禮物,200多元一塊,但東哥毫不手軟,因為他要“表達心意”。
這還不是全部,他還給所有員工漲了工資,重新安排宿舍,裝了空調,甚至改善了服務員的伙食,之后就不再去過問餐館,放心地交給餐廳的老伙計經營。
直到半年后,劉強東發現自己一直在貼錢,伙計內外勾結只想貪錢,自己從外面辛苦賺到的錢仍在不斷往餐廳里投,資產從此前的20萬元變成了負債20多萬。
這讓劉強東第一次開始認真思考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問題。
“為什么你對員工這么好,而他對你這么不好。你真的沒有虧待他,他的工資、吃墜是待遇方面都比以前要好;可是以前每個人還踏踏實實干活,而現在卻都是想撈自己的錢。”他不斷問自己。
在有了更多經驗后反思,劉強東將這次創業失敗歸咎于自己。“對員工疏于管理,沒有明確企業制度,更重要的是沒有建立企業的價值觀。”
于是,在后續劉強東所有的待人處事原則中,“貪腐”成為絕對不容觸碰的價值底線,這幾乎也成為每一個京東人的共識。
如今,在京東中有一張人盡皆知的表格,上查每個分公司高管,下考5萬余名員工,以能力和價值觀作為考核標準,而后者顯然更為重要。
“價值觀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匹配與不匹配的區別;而在一個創業型企業,企業的價值觀往往就是創始人個人的價值觀。”劉強東并不否認,在京東內部也是如此。
京東的價值觀非常簡單——正直、激情、創新。如果一個人能力有問題,他還將獲得兩次轉崗的機會,如果是價值觀的匹配有問題,那么只有說對不起了。
據說,京東一個副總裁,三年前被開掉了,原因就是拿了供應商的一個不到300元的箱子。當時他的年薪是150萬元現金,以及在上市之后至少值六七千萬元人民幣的股份。在劉強東看來,對貪腐的判斷標準絕不是金額的大小,而是一種價值觀的認同。當年初創業時的經歷讓東哥牢記: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就是這樣一個堅持原則的人,他的近乎執拗的堅持得到了投資人、員工的一致認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