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CEO雷軍:曾拒絕收購QQ成終身憾事
2014-09-02 16:02:15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投資中國
2010年初,小米研發一款“小米通”的產品,雷軍始終不肯放棄這個方向,但他并不知道這個產品的最終形態會是怎么樣。一直到2010年11月6日,有人在辦公室門口把雷軍攔住,給他看了美國剛推出的一款即時通訊軟件,名為Kik。這款產品剛剛推出兩個月,就獲取了300萬用戶。雷軍只看了15分鐘,立刻意識到這是個機會。
短短一個月后,2010年12月,小米發布了中國第一款模仿Kik的產品米Andriod版本。2011年4月,米聊又借鑒香港一款名為Talkbox的同類產品,為米聊增加了對講機功能,用戶猛增到100萬。截至2011年7月底,米聊用戶號稱超過400萬。
“都說米聊抄襲Kik和Talkbox,這么說太淺了。”雷軍說,“它們的確給了我們靈感,但我們也在持續關注和準備,否則,KIK一出來,我們根本不可能跟得這么快,一個月就發布。”
目前,騰訊微信是米聊最大的競爭對手。“騰訊怎么掙錢我們就怎么掙錢,百度怎么掙錢我們就怎么掙錢,也可能跟著阿里巴巴學。”雷軍是圈內公認的“很好的學習者”。但同時他又有打敗競爭對手或者說先師的信心,面對騰訊占據移動互聯網30%—40%的流量,雷軍說:“騰訊不做手機,至少到今天為止,他沒有說做手機。”而小米強調的就是軟硬件一體化的體驗。
事實上,小米沒辦法在硬件上跟HTC、諾基亞叫板。但是,有著鐵人三項的堅實基礎,小米不僅沒法放棄硬件,還必須力求完美。
雙核1.5G的小米,讓雷軍在粉絲面前豪言壯語道:“我敢打賭,小米發布三個月內,除了小米,你們手里拿不到任何雙核1.5G的手機。”
為了證明小米的耐摔功能不輸諾基亞,他亦曾當著眾人將小米從1.5米的高處扔下,撿起來,完好無損,并以此反駁周鴻?的“山寨機”一說。從小米科技提供給《鄂商》雜志的相關資料上不難發現,雷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曾花大篇幅說明小米所進行的測試。從耐磨、軟壓、滴水、高溫、射頻測試,花了很多功夫。
在屏幕的選擇上,小米推敲了很久。雷軍調侃道:“我們真的很想做一款1280×760的屏,但是我們不僅要GDP,我們還要幸福指數。因為握感和寬度才最重要,手機是拿來用的不是看的。”
網上有個故事,說發生災難后,只有山寨機的電池才是王中之王,iphone,諾基亞都是浮云。小米論壇上,粉絲們很嚴肅地討論過這個問題,最后,小米用最簡單有效,直接粗暴的方式做了個決定:裝一塊大電池!能否打破山寨機的傳奇,雷軍稱:兩天兩夜應該沒問題。
有人說,如果把小米的標志去掉,你看五遍也辨認不出來它是小米。小米設計師劉德承認如此長相普通的小米,確實不存在什么設計:“她不是章子怡,小米素顏朝天。我們就是沒有設計,這是設計最高的境界,把設計拿掉,看能不能做一款好產品。”
無論雷軍愿不愿承認,在推廣上,小米還是走了“類蘋果”路線,饑餓營銷以及像一場秀的發布會。只是,小米聲稱是中產價位的“潮品”,而非蘋果的高端時尚路線。1999元的定價是通過媒體定的。
至于銷量,有人說,要在三個月內賣出50萬臺,小米才有戲。雷軍卻并不認同:“我們不會盲目關注銷售量,只是關注第一個人是否喜歡你的東西,第十萬個人是否還是喜歡。”
老男孩的夢想
小米手機的開發團隊堪稱銀河艦隊。小米創立之前,雷軍像一個說客,包里裝著八九臺手機,四處奔走,甚至跟人吃飯吃到一半,也會掏出一款手機說:“這手機不錯啊。”
他的第一個合伙人是林斌。2009年初,林斌還是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負責谷歌移動的研發和Android系統的本地化,是谷歌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將其介紹給林斌的。兩人一見如故。“一開始,我們談的都是谷歌和UCweb的商業性合作……后來,我們經常約出去,往往從晚上8點聊到凌晨兩三點,聊的都是對移動互聯網產業和手機產品的看法。”林斌還記得,當時他和雷軍最常見面的地方就在盤古大觀酒店的咖啡廳。兩人面對面坐下,各自從包里掏出好些手機,在桌子上排成一排,然后開始逐個拆機。還有服務員問我們,“你們是賣手機的嗎?”
16年換了53款手機,雷軍對于手機的了解和熱忱讓林斌暗暗感到吃驚。
“我關心手機很自然。當時我們做的谷歌地圖支持諾基亞的所有機型,支持Android手機,支持Windows Mobile手機,也支持iPhone。谷歌辦公室有三個大柜子,里頭有500多款手機,我經常可以拿到還沒上市的新鮮樣機。但我發現,雷軍比我還狂熱。我們一起出去,我包里拿出六七臺,他一般都是八九臺。”
幾個月后,雷軍向林斌發出邀請,二人一起南下探訪魅族。此時,林斌職業生涯一帆風順,對于雷軍邀請其創業感到吃驚。他只問了雷軍兩個問題,但是反復問過四次:你什么都有了,創業圖什么?你有沒有雄厚資金支持?雷軍爽快回答:拿不到錢我自己出,我就有這么多。
于是,這事兒成了。
而晨興資本合伙人劉芹,則是被雷軍“敬畏之心”這個詞打動而入伙小米。劉芹記得那時2009年11月某個晚上,雷軍和他通了長達12個小時的電話,雷軍換了三塊手機電池,劉芹換了三個手機。雷軍對他說:“我之所以對創業仍然懷有敬畏之心,是因為我看過太多人死了,不是因為他叫做雷軍,就不會死。”
小米的精英團隊,一半來自金山,一半來自微軟。2009年11月,雷軍挖走金山舊部黎萬強,林斌帶來微軟舊部黃江吉。第二年,曾為林斌下屬的洪峰的到來,對小米而言十分關鍵。“洪峰等于幫助我們把思路重新理了一遍,不再是頭腦一熱的狀態。”林斌說。2010年中,洪峰加入創業團隊,負責移動互聯網產品開發。據說,他決定加入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人靠譜,事靠譜,錢靠譜。
圍繞著創業切入點的問題,創始團隊開了兩次關鍵性的會議。這兩次會議的陣容幾乎一模一樣,總共14人,一半來自金山,一半來自微軟。這樣的人員配備也符合雷軍的規劃:外企來的懂互聯網,金山來的懂用戶和地面戰,正好搭配。
2010年4月6日,公司完成注冊,名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業團隊搬入中關村銀谷大廈的辦公室。搬家當天,黎萬強的爸爸用電飯鍋煮了一大鍋小米粥,送到公司,由雷軍分盛每人一碗。
尋找合適的硬件團隊卻讓雷、林二人傷透腦筋,為此他們付出了兩個月的學費。
后來他們找到了周光平,曾任美國摩托羅拉總部核心項目組核心專家工程師、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主持研發過明A1200和V3中國版機型。當時,周光平已經從摩托羅拉離職,在戴爾工作不滿一年。雷軍和林斌都覺得希望不大,不過,最后約見的結果卻讓他們喜出望外。
2010年10月8日,周光平正式入職小米。他進入小米之前把話說得明白:如果小米手機做不成,他這輩子再也不會做手機了,不為別的,是真做不動了。他是真的把小米手機當作這輩子最后一件大事干的。在尋找周光平的同時,雷軍意外收獲了前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
尋找供應商的時候,小米看起來才像真正意義的創業公司。因為無法預計小米的產量,沒人在乎這個所謂的精英團隊,因此頻頻遭到許多供應商的拒絕。選擇屏幕的時候,日本核輻射事件剛過,雷軍一行飛去日本找夏普,
“當時飛機上只有十幾個人,沒人敢去日本。”最終,小米的誠意打動夏普,生意成了。
“小米是我不能輸的一件事,我無數次想過怎么輸,但要真是輸了,我這輩子就踏實了。”雷軍說。
雷軍笑稱小米是七個老男人的夢想,周光平已經五十多歲,雷軍今年四十二。大家的平均年齡也是四十有余。“當初的愿望實現了嗎?還敢堅持曾經理想嗎?任歲月匆匆溜走心中理想永不退卻。”2010年,這首《老男孩》讓很多男孩或者男人潸然淚下,那時,這七個老男人聚集到“小米國”,談起了一個偉大的移動互聯網理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