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4市被開1.15億生態罰單 污水處理為何如此難?
渭河“氮”治理之困
數次治理,渭河依然處在“高危”狀態,污染程度令人觸目驚心,渭河治理究竟陷入了怎樣的治理之困,其越治理越污染的原因何在?據不完全統計,僅因渭河治理開出的環保罰單就有數億元之多。
這些罰金去向何處?有無真正投入到渭河環境治理和污染預防之中?面對質疑,陜西省環保廳副廳長李孝廉表示,政府會將所有的罰款納入財政部門統一安排,用于環境污染防治,環保部門將不做他用。
據了解,建污水處理廠一直都是陜西省用于渭河治理的主要手段,也是環保罰金的主要去向。根據相關部門統計顯示,陜西省截至2012年6月用于污水處理廠建設的資金已經累計超過百億元。
其中西安市先后建成了十四家大型的污水處理廠,累計完成投資超過20億元,同時建成了多個河流污染檢測站,但是這些污水處理廠卻在運作的過程中大打折扣,尤其是氨氮和氮氧化合物始終沒有達到國家節能減排的預期標準,致使渭河流域的氨氮成分嚴重超標。
前瞻網記者獲悉,西安市第四污水處理廠是渭河治理中規模比較大的污水廠,累積投資達到2.6億元,具有控制井、初沉池污泥泵房、污泥脫水機房、綜合辦公樓等設施先進的污水處理廠,下設六個污水處理系統,日均處理污水能力達到50萬噸,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在2010年開始提標改造,并且增加了除磷脫氮工藝,按理說可以大大地緩解渭河水污染。
但事實上,西安市第四污水處理廠處理之后的凈化污水,經漕運明渠排入渭河的污水,在氮氧化物檢測中仍然嚴重超標。
另一方面,不單是西安市第四污水處理廠的氮含量超標,陜西省幾乎所有的污水處理廠都存在類似問題,西安市環保部門的一位官員如此解釋。
這些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的環節上缺失管理,據污水處理廠的附近村民反映,有的污水處理廠存在間斷性開工,導致污水處理廠附近臭味難聞,“污水處理廠就形同擺設”。
李孝廉亦表示,干流全長818公里的渭河作為黃河第一大支流,在陜西境內河道長達512公里。因此陜西省視渭河為母親河,也在努力促使水質得到改善,但遺憾的是,長期以來,氨氮和氮氧化合物始終無法達到預期的國家節能減排標準。
有環保人士指出,氮氧化合物超標的根源其實與渭河陜西境內四市的生產、供暖和發展方式有關。“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來源于燃煤。”據了解,在渭河陜西境內的沿線星羅密布著超過100家各類火電廠。
“渭河應該下工夫減少火電廠規模,根治高硫煤使用,限制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杜絕任何企業超標排放。”環保人士稱,實施這項政策并非環保部門一家可以說了算。以火電廠為例,電廠對脫硝不感興趣的原因是脫硝電價未嚴格執行,反之,沒有脫硝電價的保障,花費巨資建設脫硝裝置與繳納小額生態罰單相比,火電廠會覺得后者更劃算。
據測算,一臺100萬千瓦脫硝機組年運行費4000多萬元,而氮氧化合物排污費只有600多萬元。
顯然,渭河“氮”難治理背后,仍然是地方經濟發展方向亟待轉變的大命題。相對比,區區億元的生態罰單,似乎也很難撼動地方政府加速發展GDP的訴求。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b>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