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出臺藥品采購新規則 唯低價論或再引“毒膠囊”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近日廣東省衛生廳官網發布藥品交易相關規則的征求意見稿,通過網上競價等措施降低藥品價格,引發網上熱議。昨日,省藥品集中采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共收到400多份反饋意見,正在組織專家討論分析,新規則將于6月正式定稿,7月上線電子交易平臺,首先啟動基本藥物采購,10月份再啟動醫保目錄采購。
新規規定,將建立全省集中的第三方藥品電子交易平臺,實行“在線競爭、在線交易、在線支付、在線融資、在線監督”。
同時,在醫保目錄品種和基本藥物品種中,設置“入市價”,限制企業報價的最高價。其中醫保目錄品種的入市價為:同廠家同一品規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平均中標價格(競價品種分組后為獨家生產的品規取全國最低中標價格)與廣東省2009年藥品集中采購中標價兩者之間取低值作為入市價。
基本藥物品種的入市價則是:同廠家同一品規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基本藥物平均中標價格與廣東2012年基本藥物中標價格取平均值(分組后為獨家生產的品規取全國最低中標價格)作為入市價。
醫院在采購基本藥物和醫保目錄品種時,可選擇團購,以量降價。企業根據交易平臺匯總的采購量進行報價競價,報價最低的為交易品種。
業內聲音
類似“毒膠囊”事件可能再現
“太狠了!”廣東一位藥企人士說,草案對藥品生產者和商家打擊都非常大。廣東入市價取全國最低的做法非常不合理。他說,由于增加了負擔,企業不會愿意往廣東的邊遠山區發貨。
新規還引入團購理念進行網上競價,他認為,這其實是二次議價,“本來都已經是最低價了,還要再降價,企業怎么活?”在他看來,二次議價還易滋生腐敗。
這位藥企人士還表示,唯低價論為藥品質量問題埋下伏筆,很可能會像安徽模式一樣,最后出現類似“毒膠囊”事件。此外,競價太頻繁,企業也要投入大量精力重復競價,加大了成本。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