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5年造城史:城建欠賬與城市轉型并重
得失
耿彥波主政五年間,給死氣沉沉的大同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他攪動的不僅是這座城市的面貌,也包括政治生態以及331萬大同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態。這基于他極富個性特征的施政方式。
耿彥波的經營城市之道可概括為:以鐵腕拆遷為保障,以修橋鋪路等基礎建設為先導吸引開發商,以出讓土地為核心,以銀行貸款為補充,密集投入資金,短時間內改變城市面貌。
耿彥波此前擔任榆次市委書記和太原市副市長時,剛構建的城市規劃都是在未完成時便被調離,所以在2008年調任大同前,耿彥波向省委請命:“希望能讓我在大同起碼干滿一屆。”
一屆是五年,對于如此宏大的城市規劃來說,可謂短而又短。任期大限下,耿彥波采取了非常規的施政方式。他自己每天睡眠不超過5個小時,還為官員定下幾條規矩:事不過夜,事無巨細,事必躬親。
身邊的人總結他的工作方式為“一線工作法”。他很少在辦公室坐著,而是整天泡在工地。他不僅是城市的規劃者,而且還是超級監工。經常天不亮就一個人出門來到工地,檢查工程進度和質量。市長帶著各部門負責人在街頭辦公是大同一景,所到之處常引起市民圍觀,拍照。
耿彥波的施政風格較為強硬,時常突破規則和程序。按照規定,工程建設必須先辦土地證,才能辦規劃證,才能招投標,才能辦施工許可證,最后才能開工建設。而現實情況是,當年申報土地,第二年底國務院才能批回,才能辦土地證,這意味著第三年才能建設。“大同這么快的建設速度,不可能等到手續齊全才開工。”知情人士稱,因此,未批先建的情況普遍存在,一些場館甚至邊設計邊施工。
在拆遷問題上最能體現耿彥波的鐵腕,他的名言是:“我沒有時間等待,所以拆遷不能等待。”不論市民還是政府部門或官員的房子,都照拆不誤。
西大街拆遷中,他動用武警封鎖現場,拆遷人員破門而入,將被拆遷人扔到車里拉走,然后強拆。他自己則在旁邊的云岡建國酒店頂樓密切關注拆遷的全過程,他也因此獲得“耿拆拆”“耿鬼子”的綽號。
城市面貌的快速提升使普通市民們都了解他的造城計劃,出租車司機也能隨口說出“一軸雙城”、“古今兼顧,新舊兩利”等耿氏理念。耿彥波離開半年之后,其極富個性的作風仍是街頭巷尾的一大話題。一些市民甚至相信,如果耿彥波還在大同,城市規劃一定能夠完成。
一位官員總結道:“耿彥波的能力、勤奮和強勢個性使得他對這座城市形成了一種個人信用,大家覺得,只要他在,一定能‘玩’下去,一些開發商甚至愿意墊資開發。但這種個人信用是雙刃劍,他一走,信用就不在了,一些工程隊寧愿跟他去太原,也不愿意留在大同。”
大破大立的狂熱氣氛逐漸褪去,大同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一些人也開始反思耿氏的造城計劃是否過于超前。
耿彥波認為古城中的現代建筑毫無價值,是“垃圾建筑”,所以不論修建時間長短,都一并拆除,以追求古城的完整性,這被當地一些專家批評造成了浪費。此外,按國際標準設計、投資巨大的五大場館也有人懷疑必要性。“誰來大劇院看表演呢?”上述當地官員說,“攤子鋪得太大。”
耿彥波認為外界對城市建設和政府債務的看法存在偏頗,“城市建設不是簡單的造城,改善了民生,還留下那么多的資產,這些都是留給未來的財富。”然而,政府主導型的強力造城亦給大同留下后遺癥:土地經營下滑及債務讓城市的續建失去了騰挪的空間,更進一步的古城旅游開發新政府無暇顧及,而那些空空蕩蕩的四合院誰來經營,那些拆了一半的棚戶區如何處理,新區如何不論為空城等等,都是待解的疑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b>【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2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