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四)先進醫療器械
針對需求量大、應用面廣的醫學影像設備、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儀器等,大力推進核心部件、關鍵技術的開發,提高設備的國產化水平。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家庭用普及型醫療器械,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數字化、信息化水平。大力發展人工器官、組織工程產品以及體內植入物和治療用醫用材料,提高生物醫學材料發展水平。
專欄4:醫療器械產品和技術發展重點
一、產品
醫學影像設備:重點開發數字化X射線機、核醫學影像設備、超聲成像設備、醫學影像后處理與分析系統等。
診斷儀器及試劑:重點開發用于血細胞、生化、免疫、基因、蛋白質、藥敏等分析的自動化臨床檢測的體外診斷儀器及試劑;積極開展積極開展光學、磁共振、超聲、核素等分子影像探針、藥盒及儀器等體內診斷產品的研究和產業化。
人工器官和組織工程產品:重點開發人工關節、人工種植牙、導管、導絲、氧合器、血漿分離器、人工骨、心血管系統植入物、眼科植入物、組織工程皮膚和軟骨等。
康復醫療器械:重點開發人工耳蝸、助聽器、智能康復輔具、智能康復訓練系統等。
治療用醫用材料:重點開發診斷治療一體化納米材料、導管和醫用粘接劑等。
??朴冕t療設備:重點開發介入治療、放療、心腦血管治療、口腔治療、眼科治療、血液凈化、超聲治療等設備。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家庭用普及型醫療器械:重點開發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應用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的普及型醫療器械。
二、技術
重點開發醫學影像設備所需的數字化探測器、高頻X線發生器、超聲探頭、超導磁體、X線球管等關鍵技術部件,醫用影像的數據采集、后處理和分析技術,多模態分子成像方法技術,微系統和醫用傳感器,體外診斷儀器所需的核酸擴增分析、基因測試分析、免疫學分析、芯片分析、金標分析、酶化學分析、細胞分析、流式細胞分析等技術,植入、介入、人工器官和組織工程產品制備技術、表面改性技術及相應的生物醫學材料等。
(五)海洋生物醫藥
發揮我省海洋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成果產業化為目標,突出產業特色,大力推動海洋生物醫藥公共研發平臺建設,推動廈門、福州、漳州、平潭、泉州、莆田、寧德等海洋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規劃建設,重點推進詔安金都海洋生物產業園建設,重點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生物制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酶制劑。
專欄5:海洋生物醫藥發展重點
一、海洋生物藥物:以海洋生物毒素、海洋生物多糖、蛋白質及脂類物質為主要功效成分,推動海洋生物毒素和海洋微生物高特異活性物質、海洋微藻活性物質等海洋生物藥源的海洋新藥研發,重點支持一類戒毒新藥河豚毒素、硫酸氨基葡萄糖、氨糖軟骨素、殼寡糖、重組魚生長因子等海洋藥物開發生產。
二、海洋生物制品:以海洋生物多糖及蛋白質資源為對象,利用現代生物工程、酶工程、生物化工及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通過海洋生物制品產業化關鍵技術的集成,實現海洋功能材料、海洋微生物制劑、海洋魚類疫苗、海洋生物源化妝品產業化。
三、海洋功能食品:優先發展優勢資源、天然資源及藥食同源的保健食品,加快發展功能飲品、膳食補充劑,重點開發?;撬帷Ⅳ~油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甲殼素和殼聚糖、活性多糖等為主要成分的海洋健康食品和功能食品。重點選取一批資源豐富、有效成分含量高、易獲取和人工繁育的海洋生物,進行生物活性物質的篩選和提取分離,制成海洋功能食品。
四、海洋生物酶制劑:以海洋生物的特有酶為基礎,采用發酵、提取和基因工程等技術手段,重點開發食品、醫藥、化工、農業、材料等行業中應用的特效酶制品。
(六)新型藥用輔料、包裝材料、制藥設備
加強新型藥用輔料、包裝材料的開發和應用,完善相應的質量標準體系和管理規范,提高藥品質量,改善藥品性能,保障用藥安全。提高制藥設備生產水平,鼓勵符合GMP要求的新型制藥設備的開發與生產,為提高藥品生產水平提供支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