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教育事業“十二五”規劃
(五)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充分履行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推動國際旅游島建設,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切實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大布局調整力度,加強內涵建設,統籌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促進職業教育規模、布局結構、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切實把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和提高質量作為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點。
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一批以就業為導向優質特色學校的基礎能力建設。加強學?;A設施建設。建設10個以上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和10個以上省級改革發展示范校。
實施縣級職業教育中心建設工程。加強縣級職業教育中心“一校多功能”建設,發揮職教中心在人力資源開發、勞動力轉移培訓、技術培訓推廣、智力扶貧等方面的功能。每所職教中心設立2—3個重點專業,積極服務縣域經濟。
實施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工程。建設一批高水平綜合性共享型實訓基地,大力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支持60個專業實訓基地建設,重點扶持國際旅游島建設急需相關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全面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
實施職業學校畢業生雙證書培養工程。實行學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并重制度,積極做好學生技能培養工作。抓好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力爭“十一五”末,使80%左右的職業學校畢業生獲得職業資格證書。
實施專業建設和辦學模式創新工程。加大專業調整力度,加強專業建設,重點加強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急需的旅游類、醫護類專業建設。調動行業企業辦學積極性。推進辦學模式創新和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推行校企一體化辦學模式,深化“三段式”、集團化辦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
(六)加強內涵建設,大幅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和水平
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國際旅游島建設和傳承海南優秀民族文化的重大任務。結合我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加強內涵建設,加快結構調整,辦出鮮明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水平,是今后一段時期我省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
實施高校辦學條件保障工程。進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努力改善高校辦學條件,加強桂林洋高校區和瓊州學院三亞校區建設,通過評估促進民辦高校加強教學基本條件建設,使高校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和生均圖書資料等基本辦學條件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繼續積極推進海南大學“211工程”建設和海南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推動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和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和省級骨干高職院校建設,使之順利完成建設期內各項任務;突出辦好師范類、醫學類院校,提高全省教師和醫療衛生人才培養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和鼓勵各高校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創特色,樹品牌,努力提升我省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
實施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50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00門省級精品課程、50個省級教學團隊、30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20個高職實訓基地,力爭20個專業建設點、10門課程、5個教學團隊和5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進入國家級建設行列,進一步夯實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工作基礎,提高我省高等教育教學水平,培養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實施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工程。建設20個省級重點學科、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5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力爭2—3個學科、3個實驗室和2個工程中心進入國家級建設行列,進一步增強我省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分別完成海南師范大學和海南醫學院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工作,力爭順利進入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行列;積極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增加現有研究生培養單位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大力發展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進一步優化學位點結構,穩步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繼續實施研究生創新計劃,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和水平。
大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務和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圍繞海南產業振興,推動高校全面進入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七)以解決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發展中面臨的特殊問題為突破口,促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的發展
各級地方政府要把特殊教育事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合理布局并建設特殊教育學校,完善以隨班就讀和特教班為主體、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的辦學格局。到2015年,在南部、中部和西部各新建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做到區域覆蓋、有效幅射,確實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加強隨班就讀保障體系建設,讓更多的殘疾兒童少年學有所教,學有所獲。進一步加大對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向民族地區傾斜,加強對民族地區的教育對口支援工作,促進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全面提高我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水平。
(八)以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為導向,加快發展繼續教育
實施以提高職業技能為重點的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計劃,在企業中建立工學結合的職工教育和培訓體系,面向在職職工開展普遍的、持續的文化教育和技術培訓,加快培養高級工和技師,建設學習型企業。面向初高中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返鄉農民工,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工作能力、職業轉換能力以及創業能力。
以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大力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進一步豐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資源與手段,加快農村實用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加快發展社區教育、遠程教育,通過自學考試和舉辦夜校、周末學校等多種形式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建立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相互溝通和銜接的“立交橋”,使職業教育成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
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出發,結合第三產業人員大幅增加的需求,通過培養、培訓等多種形式大力提高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素質。
積極開發建設數字化終身教育資源。發揮廣播電視、數字傳媒等技術優勢,大力發展各類數字化遠程教育,建設以衛星、電視和互聯網為載體的遠程開放繼續教育及公共服務平臺。以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為基礎,利用現代教育手段,整合各類高等教育資源建立開放大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中硼硅玻璃是硼硅玻璃的一種細分產品,其各項性能處...[詳細]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