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峽西岸城市群發展規劃
第一百一十二條 與廣東省空間協調
強化南北縱向陸路通道建設。進一步完善沿海交通通道建設,加快長深高速公路和杭閩廣鐵路建設,形成閩粵交通通道。
協調城鎮、產業發展,沿海地區著重促進廈漳泉大都市區與潮汕都市區的分工協作,內陸山區重點加強梅州、龍巖等市的協同發展。
密切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加強福建與粵東地區的跨界山體和林地保護,保障森林覆蓋率,特別加強大芹山—鳳凰山、博平嶺—豐溪—陰那山、皇佑筆、上舉龍文等跨界地區的山體保護;加強汀江—韓江等跨界水體、水源保護區、水源涵養區、蓄滯洪區的保護控制;加強廣東、福建相鄰地區大陸架—近海海域水環境保護,提高入海水體的環境質量。
第十章 實施保障措施
第一百一十三條 強化規劃法定地位,完善規劃體系
確立《海峽西岸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法定地位,明確規劃實施操作方式,為規劃實施和制度化管理提供實體性和程序性依據。
組織修編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依據海峽西岸城市群規劃、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和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省級政府調控的監管型管制空間規劃深化工作。指導跨區域供水、排水、垃圾處理、軌道交通等專項規劃編制,推進區域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
第一百一十四條 健全實施組織與制度安排,保障規劃實施
成立省一級區域性發展協調機構,負責海峽西岸城市群規劃的實施和督促落實工作。明晰省直部門和各級政府之間的空間管制事權,完善空間管制的制度安排;應建立省一級的協商會議制度,根據部門和政府的事權,進一步明確議事原則和程序,協調部門間、城市間在規劃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沖突,逐步實現海峽西岸城市群發展規劃的動態調整。完善專家咨詢制度和公眾參與制度,推進技術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第一百一十五條 完善區域調控政策,適時調整行政區劃
健全區域調控政策,制定財政、產業、土地、人口、環境、投融資等方面的區域性政策,引導規劃戰略目標的實現。構建城市聯合招商、異地開發、利稅共享等產業合作發展機制,推進產業布局優化;完善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補償機制,促進全省尤其是流域上下游地區的整體優化和可持續發展;建立易地開發、補充耕地制度,推行較大范圍內保證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土地置換政策,實現異地招商財稅共享;建立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機制,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序流動。
適時進行區劃調整,進一步理順城鎮行政管理關系。根據城市化進程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對行政區劃不適應發展要求的城市,如福州、泉州、南平、三明、龍巖等,應適時進行撤縣設區或提升城鎮行政等級等行政區劃調整,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第一百一十六條 推進城市聯盟,建立跨區域自主協調機制
流域沿線城鎮、沿海灣區等社會經濟環境聯系密切的地區,應深化探索城市聯盟協作機制,積極推進城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協商、決策機制,對聯盟城市內的規劃建設、產業發展、環境保護、設施對接等重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科學決策,推進協作性競爭,實現多方共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