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
湖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湖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本規劃)是指導湖北省內河航運中、長期發展建設,確保內河航運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第二條 本規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交通強省的要求,以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為總目標,以人為本,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創新促發展,全面提升湖北內河航運的整體水平和服務水平,努力實現湖北內河航運新的跨越式發展。
第三條 本規劃旨在制定航運系統的綜合發展規劃,包括航道布局、港口布局、船舶發展以及支持保障系統發展等四個子系統規劃,以促進內河航運整體發展,建設中西部水運強省。
第四條 本規劃的主要依據是《港口法》、《長江水系湖北省航運規劃》(1992年)、交通部長江水系航運規劃辦公室水系規辦[2002]6號文和13號文、《全國內河航運發展戰略》、交通部提出的《全面小康社會交通發展行業目標》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
第五條 本規劃基準年為2003年,規劃水平年近期為2010年,中期為2020年,并對2030年及以遠進行展望。本規劃范圍為湖北省行政轄區。
第六條 本規劃范圍為湖北省行政轄區。
第二章 規劃原則
第七條 本規劃遵循下列原則:
宏觀性原則:航運規劃必須堅持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
前瞻性原則:航運規劃要充分考慮未來長遠發展的需要。
統籌兼顧原則:港、航、船和支持保障系統應統籌規劃,整體推進,促進內河運輸的整體完善。
遠近結合原則:堅持需要與可能相結合,近期與長遠相結合,突出重點和整體進步相結合,對近期規劃目標要力爭做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協調性原則:堅持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原則;堅持干支協調;堅持綜合運輸協調發展原則。
平戰結合原則: 內河運輸平時要服務于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需要,戰時要服務于軍事需要,重要航運建設工程要兼顧戰備要求。
第三章 運輸需求預測
第八條 運輸需求預測
本規劃根據湖北水運發展的歷史、現狀,以定量為主、定性為輔,采用多種數學模型進行預測,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后,得到湖北省2010年及2020年的客貨運量。
預測2010年及2020年全省內河客運量分別為1050萬人和1220萬人。
預測2010年及2020年全省內河貨運量分別為9671萬噸和12780萬噸。
內河運輸需求預測見附表1。
第四章 航運發展戰略
第九條 航運發展總體目標
航道重點建設“三主一網一江”,港口重點建設“四主十九重”,形成干支聯網、水陸聯運、船舶先進、港站配套、結構合理的湖北航運體系。
第十條 分階段目標
2010年目標是“升等聯網”,集中力量建設長江、漢江、兩沙運河和江漢平原航道網骨干航道,70%水運主通道達到規劃標準,實施電子航道工程;三級以上航道通航里程達到1263公里,四級航道里程達到778公里,五級航道里程達到1462公里。加強內河港口的建設和改造,提高主要港口和區域性重要港口裝備技術水平,改善港口功能結構,建立長江和漢江港口的專業化運輸系統,初步建立主要港口物流信息平臺,全省港口綜合吞吐能力達到2.01億噸,機械化程度達到80%以上;大力推進船舶標準化、專業化和現代化,全省專用船舶比例提高10%,貨運船舶平均載重噸位達到370噸;建設與港口、航道相適應的通信、安全、服務和管理信息化支持保障系統。
2020年目標是“達標暢通”,建成 “三主一網一江”的湖北航道體系,推廣電子航道工程;全省三級以上航道通航里程達到1811公里,四級航道里程達到608公里,五級航道里程達到1210公里;內河港口基本實現機械化,主要港口實現專業化、現代化,基本建立物流信息平臺,全省港口綜合吞吐能力達到2.67億噸,機械化程度達到90%以上;運輸船舶實現標準化、專業化、大型化,全省專用船舶比例提高20%;建成較為完備和成熟的與航道、港口、社會經濟相適應的支持保障系統。
2030年及以后的內河航運向客運舒適化、貨運物流化、航運環保化、管理智能化的趨勢發展。充分發展和利用內河航運,成為全國統一的、四通八達的、功能齊全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運輸方式,為湖北省經濟社會現代化提供通暢、高效、便捷、安全、可持續發展的水路運輸服務,全省實現水路交通現代化。
第一節 航道布局
第十一條 分層次布局
全省航道分為三個層次,即水運主通道、區域性重要航道和一般航道。
水運主通道是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份,是全國航道體系的骨干,長江、漢江和兩沙運河已納入全國內河水運主通道布局規劃。水運主通道規劃通航里程1983公里,其中三級以上航道里程1733公里,四級航道里程250公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