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5.淘汰落后產能和節能減排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間,上海累計實施產業結構調整項目2873項,節約標煤480萬噸,累計減少產值近1000億元,實現鐵合金、平板玻璃全行業退出,基本關停小化肥、小水泥、小冶煉企業,四大工藝企業(點)從1400多家減至1100家以內,危險化學品生產和存儲企業自2009年以來減少150家左右,奉賢塘外、嘉定馬陸等重點區域專項調整成效顯著。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十一五”期間累計下降27.98%,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6%。
(二)主要做法
“十一五”期間,上海工業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積極探索實踐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優化工業結構,推進工業化與城市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協調發展,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1.注重聚焦國家戰略,提升工業發展能級。積極承擔大飛機、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裝備及成套工藝、“核高基”(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對接國家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快建設12英寸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等國家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國家“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2.注重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產學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以產學研合作方式組建聯合開發機構,推動企業技術中心與各類社會創新資源結合,支持企業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加強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積極推進行業標準化建設。“十一五”期末,全市共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42家,上海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323家。
3.注重園區和基地建設,推動工業集聚發展。在著力提升微電子、精品鋼材等產業基地能級的同時,加快建設臨港裝備、漕涇化工、長興船舶、民用航空等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促進工業向產業基地和開發區集聚。工業向市級以上開發區集中度從“十五”期末的44%提高到2010年的52%,工業園區單位土地產值從49億元/平方公里提高到62.6億元/平方公里。
4.注重對內對外開放,形成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推動工業發展的格局。對接服務央企,發揮央企在落實國家戰略方面的引領作用;深化國企改革,引進北車股份等企業參與國企市場化開放性重組;著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2010年在滬央企、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達到21.2%、37.2%、61.2%。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2010年中小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8.5%。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