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
(2)主要建設內容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瀝青路面廠拌冷再生、熱再生技術、溫拌瀝青技術等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推廣應用,組織人員編制《瀝青路面熱再生技術指南》,《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指南》,規范全省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應用,提高瀝青路面再生技術水平,保證瀝青路面再生工程質量。
機制砂混凝土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機制砂混凝土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大支持力度,為高速公路建設利用機制砂生產混凝土提供技術支撐。
交通建設材料循環利用技術應用。繼續開展交通運輸循環經濟示范活動,大力推進瀝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廢舊輪胎膠粉改性瀝青筑路應用;粉煤灰、礦渣、煤矸石等工業廢料在全省交通建設工程中的應用。
公路隧道節能減排技術改造與應用。大力研發推廣公路隧道智能通風照明控制技術、隧道群和毗鄰隧道的智能聯動控制技術和聯網控制系統等節能技術。積極推廣高速公路隧道節能設計方案,以及加強現有高速公路隧道節能技術改造,構建高效節能的照明和通風系統,推行隧道“綠色照明工程”,推廣應用LED(發光二極管)、無極熒光燈(電磁感應燈)等節能燈具。大力推進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
高速公路服務區和公路收費站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對全省范圍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實施節能照明改造,并試點開展太陽能風光互補方式供電改造。
7. 內河優勢工程
(1)建設目標
加快內河航運設施建設,完善內河港航設施,鼓勵發展大型標準化運輸船隊,優化綜合運輸結構,引導大宗貨物向水上轉移,充分發揮內河航運運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較優勢,促進節能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2)主要建設內容
內河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內河投融資體制,加大內河航運投資力度,加快骨干航道、重要航道和與之配套的港口建設。實施航運干線改造工程,提高主要航段通航標準,改善長江干線(江西段)、贛江、信江等國家高等級航道的通航條件。重點建設“兩橫一縱”(長江江西段、贛江、信江)國家高等級航道,建設九江、南昌港,兼顧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港口群的建設,建成一批集裝箱、多用途、散貨等專業化泊位,積極推進九江、南昌兩個主要港口的集疏運系統建設,有效銜接多種運輸方式,發揮綜合運輸整體效益。
內河船型標準化建設。將實施內河船型標準化工程作為調整全省船舶運力結構的重要抓手,結合我省水運干線特點,開展與航道相匹配的船舶大型化、標準化工作。鼓勵現有老舊運輸船舶提前退出航運市場,加快更新改造安全、環保設施達不到規范要求的船舶。要按照交通運輸部規定,限制技術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船型發展,加快淘汰掛槳機船;鼓勵大噸位船舶發展,優化船隊噸位結構,促進船舶向科技含量高、大型化、節能化方向發展。加緊完善內河船型標準化的政策措施,推廣標準化船型,到2015年末,船型標準化率達到50%以上,提升內河航運競爭力和綜合服務能力。
8. 節能減排監管能力建設工程
(1)建設目標
制定并實施全省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監管能力建設規劃,建立健全全省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監督管理體制,形成權責明確、協調順暢、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的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監督管理網絡。根據交通運輸部相關規定,圍繞節能減排戰略規劃體系、法規標準體系、監管組織體系、統計監測考核體系等四大體系建設,推動合同能源管理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著力提升行業節能減排監管能力。
(2)主要建設內容
建立健全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建立健全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加快建立并組織實施交通運輸行業能源統計與分析制度,完善公路運輸、水路運輸、港口生產、城市客運、交通建設等節能減排統計指標體系,納入統計制度,強化各項指標的統計調查、分析、預測和發布工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