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電力發展“十二五”規劃
4.科技推動、效率為本。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加強電力生產、輸送、消費各環節的節能管理,充分發揮電力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智能電網、高效燃機、分布式供能等節能新技術在電力系統的應用,引導電力用戶科學合理用電,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目標
電力供應適度超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電源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電網布局與城市布局基本協調,電力科技與裝備產業加快發展,按照國家合理控制用能總量與用電量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基本建立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電力供給和消費體系。
電力供應:全社會用電量控制在1700億千瓦時以內(以國家下達指標為準),年均增速從6.7%下降至5.6%以內;最高用電負荷約3700萬千瓦,年均增速從9.1%下降至7.1%左右。
電力保障:實現安全、穩定、高效供電。到2015年,電源備用率達到15%,供電可靠率達99.97%以上,供電綜合電壓合格率達99.8%,基本解決農村電網低電壓問題。
電源結構:合理配置市內市外電源,2015年市外來電比重提高到40%左右;提高清潔能源發電的比例,燃機占市內裝機比重提高到約30%,水電、核電占市外電源比重提高到60%左右。

“十一五”期末市內裝機結構 “十二五”期末市內裝機結構
電網建設:增強受電和輸配電能力,2015年市外輸電通道能力滿足N-1輸電要求,市內配電網容載比提高到2左右,基本形成網架堅強、結構合理、調度靈活的現代化城市電網。
智能電網:建設國內智能電網應用示范領先城市,2015年用電信息采集覆蓋率100%,開展電動汽車和兆瓦級大型儲能示范應用,實現新能源發電便捷接入。
節能減排:大幅提升電力行業節能減排水平,供電煤耗低于300克標煤/千瓦時,電網線損率下降到6%,在國內處于最優水平;電力行業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率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率分別為17.5%、13.7%。
四、“十二五”時期主要任務
(一)電力平衡情況
1.電力需求預測及2020年電力需求展望
“十二五”是上海產業結構、用電結構轉型的關鍵五年,與2010年相比,預計一產用電增長較慢,比重將從0.5%進一步下降到0.4%;二產用電增長平穩,比重將從61.6%下降到56%以下;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增幅較大,比重將從38%增加到44%以上。
2.電力平衡分析
按照電源備用率15%、市內市外電源比例6∶4配置,2015年市內需2500萬千瓦供電能力,市外來電需1750萬千瓦;2020年市內需3250萬千瓦供電能力,市外來電需2200萬千瓦。
市內電源建設方案。2015年前,市內需建設約500萬千瓦。綜合考慮國家的火電發展政策、一次能源供應條件等情況,除在建項目外,市內需再新增320萬千瓦燃機;通過削減分散燃煤、上大壓小等措施,力爭再投產3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高效清潔燃煤機組。2016-2020年,市內需再建設約750萬千瓦。
市外電源消納方案。2015年前,需新增約900-1000萬千瓦;2015-2020年需再新增約400-500萬千瓦。“十二五”期間,市外資源主要包括西南水電基地和安徽火電基地。積極消納西南水電,需再新增落實約760萬千瓦容量。安徽火電基地重點是田集二期、淮北平山電廠兩個煤電一體化項目;同時接納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安徽響水澗抽水蓄能電站等電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