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溫州市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導 言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業的和諧發展在促進國民經濟的全面健康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依托市場經濟、民營經濟的先行先試,溫州市金融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十二五”期間,正值溫州市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社會的發展對金融業的服務水平和支撐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全面把握國家戰略導向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機遇,充分發揮金融市場的功能、提高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把溫州打造成為服務民營經濟的區域性專業金融中心,對于進一步推進溫州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作為《浙江省“十二五”金融業發展規劃》和《溫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溫州市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我國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取向和金融改革開放進程,緊密結合浙江和溫州實際,提出2011-2015期間溫州市金融業的發展戰略、重點舉措和保障措施。
一、溫州市金融業的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溫州市金融與經濟保持良性互動發展的勢頭,金融業對溫州市經濟的貢獻率逐年提高。2010年,溫州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73.96億元,比上年增長18%,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1.1%,占GDP比重為9.4%,分別比“十五”期末提高14.1和6.5個百分點。
(圖1)2006-2010年金融業增加值及占GDP比例

(一)主要成就
1、金融機構不斷增加,多元體系日趨完善
“十一五”期間,溫州加大金融業改革開放力度。初步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期貨、郵政儲蓄、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等多種機構并存,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機構協調發展的多元化金融組織體系。截至2010年末,全市除人民銀行、銀監分局、保監分局外,還有銀行業機構22家,10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已全部在溫設立分支機構,銀行分支機構網點達1313家;證券營業部37家,期貨營業部14家;市級保險主體41家,其中,財產險公司21家,人身險公司19家,出口信用保險公司1家;另有村鎮銀行3家,農村資金互助社1家,小額貸款公司20家,從業人員共計5萬余人。溫州已形成功能較為齊全、多層次的金融機構組織體系,是全國金融機構種類最齊全、網點數最多的地市之一。
2、金融市場發展迅速,金融實力不斷提升
“十一五”期間,溫州的貨幣市場、證券期貨市場、債券市場、保險市場和外匯市場等均取得了快速的發展。2010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6497.5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5516.68億元,分別是“十五”時期末余額的2.7倍和3.2倍,存貸款總量均居全省第三位;2006—2010年,溫州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年均增長22%,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年均增長26%。“十一五”期間,全市證券、期貨交易額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08%和120%,2010年末實現證券交易額1.25萬億元,期貨交易額3.82萬億元。保險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十一五”期間年均增22%, 2010年實現保費收入101.6億元,保險深度為3.3%,保險密度為1190元/人,賠付總額25.34億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b>【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