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2、細分目標
金融機構——形成國內外多種所有制金融機構共同發展、功能互補、規范穩健、覆蓋廣泛、競爭有序的金融組織體系。大力推動銀行業、保險業機構總部和外資銀行分支機構落戶溫州;推動證券業機構在溫設立分公司。推動地方金融機構的發展,做大作強溫州銀行。穩步推進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試點,“十二五”期間完成全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為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加大對小企業和三農的信貸支持,力爭2015年末小額貸款公司數量達到100家,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及其分支機構超過30家。大力發展中介機構,形成會計、法律、評估、咨詢等各類機構齊全,信用調查、投資中介等各類業務齊備的金融中介體系。
金融市場——形成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外匯市場協調發展的金融市場體系。到2015年末,爭取銀行本外幣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超過16000億元和13000億元,年均增長20%。全市在境內外股票市場上市公司數量達到30家以上,融資總額超過300億元。全市保費收入年均增長12%,到2015年達到180億元左右,保險深度爭取達到3.8%,保險密度爭取達到2000元/人。
金融生態環境——通過改革與發展,把地方金融機構建設成權責清晰、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的現代金融企業。提高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風險防范和化解能力,金融機構的盈利水平、資產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不良貸款率控制在1.0%以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健全,金融征信體系、支付體系等金融基礎設施完善。基本建成以政府為領導、金融管理與監管部門為主體、有關行政執法部門為支撐、社會各方面共同維護的金融監管安全體系。
四、“十二五”時期推動溫州金融業發展的重點舉措
(一)健全機構體系,增強金融業綜合服務能力
“十二五”期間,溫州金融業要緊緊圍繞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的目標,構建適應溫州經濟特點和結構轉型需要的類型齊全、分工合理、高效安全的金融機構體系。
1、引導各類銀行機構差異化發展
促進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各類機構之間的不同定位,營造良好的差異化競爭環境。
鼓勵國有商業銀行加強對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作用,擴大對公路、鐵路、機場、電網、港口等政府重點項目的信貸支持;鼓勵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設立專業化的中小企業服務部門,創新各類信貸產品,助推民營經濟發展;鼓勵政策性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提高服務農村經濟的力度,通過發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農業科技貸款、農業小企業貸款等,著力培育特色優質客戶群,滿足企業經營需求;充分發揮郵政儲蓄銀行的縣域服務功能,穩步推進小額信貸、公司業務、個人商務抵押貸款等新業務的發展。
此外,按照“布局合理、競爭有序”的原則,積極穩妥地引進與溫州現有銀行產品互補性強的 “管理科學、特色鮮明、產品多樣、服務優良”的轄外銀行機構到溫州設立分行;積極吸引在品牌、資金和服務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的外資銀行機構到溫州設立分支機構,拓展與國際金融業的廣泛合作。
2、大力發展地方性金融組織
完善地方性金融組織體系,爭取設立民營銀行,擴大地方金融機構份額,增強地方金融機構實力,充分發揮地方金融機構在溫州經濟轉型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促進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構建和完善農村合作金融公共服務平臺。穩步推進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試點,2011年開始通過增資擴股全面推進農村合作銀行試點改制為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2年內完成全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全部改制為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的目標。將市區農村合作銀行構建成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優質、效益良好、具有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現代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增強縣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服務“三農”和支持小企業功能。
推進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發展。加快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在溫設立步伐,積極引進轄內外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到溫州市設立村鎮銀行,到2013年末全市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總數達到30家,到2015年末全市每一個中心集鎮均設立一家以上村鎮銀行或農村資金互助社。支持在現已開業村鎮銀行周邊集鎮設立村鎮銀行分支機構。探索開展由優質民營企業作為發起人組建村鎮銀行試點,爭取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轉化為村鎮銀行試點。加大對村鎮銀行發展的支持力度,完善對村鎮銀行貸款規模的管控方式,并為其及時提供大小額支付結算、征信系統接入等全方位的服務,充分發揮其支持“三農”的社會效應。
鞏固和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完善規劃布局,建立準入制度,健全監管機制,積極向上爭取試點指標,力爭2013年末小額貸款公司控制發展到100家,注冊資本總額800億元左右,實現中心鎮和功能區全覆蓋;全市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貸款公司)總數達到30家。探索組建小額貸款公司聯合體,設立以行業龍頭企業為發起人的行業性小額貸款公司。爭取在全國率先開展融資比例、融資渠道、業務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爭取提高小額貸款公司自然人參股比例,放寬單一投資者持股比例限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