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氣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四、加強氣象業務能力建設,提升氣象現代化水平
(一)加強公共氣象服務業務能力建設。
加強決策氣象服務系統建設。重點加強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農業農村發展、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等重點領域的決策氣象服務能力建設,建立完善決策氣象服務支持系統、氣象災害風險和影響評估系統、氣象服務效益評估系統等氣象服務技術支持平臺,進一步提高決策氣象服務的敏感性、針對性和影響力。
加強公眾氣象服務系統建設。針對公眾需求,建立完善各類公共氣象服務產品制作系統和產品庫;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和傳播載體,完善氣象信息發布體系,實現氣象服務信息的廣覆蓋;開展氣象服務質量和滿意度調查,加強氣象服務效益評估。
加強專業專項氣象服務系統建設。建立完善交通、電力、旅游等行業的氣象指標和產品庫,建立交通、電力、旅游等預報預警服務平臺,提升專業專項氣象服務的科技含量和精細化水平。
(二)加強氣象預報預測業務能力建設。
臨近預報(0-2小時)。發展強對流天氣的監測分析技術,提高強對流天氣的識別能力。建立集強對流天氣的自動識別、報警和預報于一體的實時業務系統,加快建設基于雷達、衛星和自動氣象站資料的定量降水估測和定量降水預報業務。增強預報員對雷達、衛星等資料的分析和對強對流天氣的識別能力,提高強對流天氣臨近預報命中率和時效。建立綜合臨近報警系統,在人口密集區及其上游高山峽谷地帶加強氣象、水文、地質聯合監測預警。
短時預報(0-12小時)。發展氣象觀測資料與高分辨率數值模式分析預報產品的融合技術。加強預報員對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預報產品的分析和應用,增強對中尺度天氣系統及其特征物理量的綜合分析能力。建立12小時內時間分辨率小于3小時的強對流天氣種類、強度和落區預報業務系統。
短期預報(1-3天)。繼續提高降水、最高和最低氣溫、風向風速、天空狀況、能見度等氣象要素的預報準確率,特別是提高定量降水預報的準確率和精細化程度。發展主觀等級降水預報與高分辨率數值模式產品融合的定量降水預報技術;完善災害性天氣落區短期預報業務,提高暴雨天氣預報能力以及精細化水平;建立全省3公里格點氣象要素預報業務,24小時預報時效內時間分辨率達到3小時;提供精確到鄉鎮及其他服務地點的精細化預報。
中期預報(4-10天)。重點提高災害性、關鍵性和轉折性天氣的中期預報水平。發展基于集合預報和多模式集成的概率預報技術,研究開發致洪暴雨、高溫熱浪、寒潮降溫、低溫冷害等災害性天氣中期概率預報方法,實現中期高影響天氣概率預報。逐日滾動制作10天的精細到鄉鎮及旅游風景點、重點水庫、堤壩等服務地點的氣象要素預報產品。
延伸期預報(11-30天)。開展延伸期強降水、強變溫(高溫、強冷空氣)等重要天氣的過程預報,初步建立月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預報業務,重點針對降水和溫度等要素異常(或極端性)發生時段(某候)的預報和持續性干旱、降水事件的轉型期預報;開展多模式解釋應用集成業務,降低預報不確定性,顯著提高月溫度和降水預報準確率。
短期氣候預測(月、季、年)。根據短期氣候預測理論研究成果和最新觀測事實,采用各種物理統計方法實現未來的月、季及月、季滾動短期氣候趨勢預測。提高月溫度和降水常規預測業務的準確率,開展氣象災害專題預測(冬季冷暖、春季低溫、汛期洪澇、伏秋期高溫干旱、寒露風),建立旱澇預測模型。
(三)加強綜合氣象觀測業務能力建設。
完善和優化氣象觀測業務布局。完善區域自動氣象站網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備、運行穩定的自動化觀測系統;調整優化天氣雷達布局,建設大氣電場儀、衛星地面接收系統、湖體浮標站等氣象觀測業務系統。
繼續推進氣象觀測自動化。推進云、能見度、天氣現象、固態降水等的自動化觀測系統建設,實現國家級地面氣象站自動化觀測。建立適應氣象觀測業務自動化的業務流程。
增強氣象綜合觀測能力。加強氣象觀測資料稀疏區、災害性天氣頻發區、氣候敏感區、氣象服務重點區氣象觀測能力建設。統籌開展新一代天氣雷達、移動雷達、自動氣象站和應用系統建設。
增強觀測系統穩定運行能力。加強區域氣象自動觀測站網運行維護,在基層氣象臺站配備巡檢車輛和維修維護設備。完善各級技術裝備保障運行監控平臺,分級分類建設觀測設備遠程故障診斷系統、維修測試平臺和移動維修系統。加強氣象雷達標定建設。建設省級氣象裝備儲備庫,更新和擴充省級氣象計量標準器。建設氣象計量檢定實驗室、計量檢定自動化系統和移動計量檢定校準系統。強化氣象專用技術裝備考核、定型、許可、列裝等工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