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規劃
二、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十七大五中全會精神,以建設海洋經濟強市、打造海峽藍色產業帶為主線,緊緊抓住國家海西戰略和海洋戰略兩大歷史機遇,以科技興海為先導,以市場為導向,以培育產業為抓手,堅持創新驅動、改革推動、開放帶動、海陸聯動,全面推動海洋產業的發展,率先轉變海洋經濟增長方式,壯大海洋經濟規模,提升海洋經濟增長質量,推進島內外一體化進程,實現海洋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建設海洋經濟強市。
充分利用國家海西戰略和海洋戰略的良好機遇,著力開拓創新、先行先試,經過五至十年的努力,使我市海洋經濟綜合競爭力持續增強,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海洋產業結構升級與優化明顯,海洋科技貢獻率大幅提高,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海洋管理得到實質加強,海洋意識得到提升,將廈門港打造成為區域性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我國濱海休閑旅游度假中心、廈門國家海洋研究中心,海峽西岸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核心區、閩臺海洋產業對接集中區、國家級海洋生態示范區,成為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海洋中心城市(三中心、三區)。
(二)發展原則
1、堅持先行先試,創新引領。發揮我市海洋資源優勢和戰略區位優勢,在海陸一體化發展、兩岸海洋合作、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海島科學有序開發、海洋管理機制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敢為人先,不斷優化創新環境、健全創新體制、集聚創新要素,走出一條有特色的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綜合管理的新路子。
2、堅持以港興市、以海強市。把港口的發展作為廈門的重要引擎,做大做強廈門港,推動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大力推進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特色城市發展,將海洋經濟發展作為廈門新的戰略支撐點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突破點,作為提升廈門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提升城市集聚力和控制力的重要戰略。
3、堅持陸海聯動、區域聯動。堅持海洋經濟與陸域經濟并舉,海陸共推進,全局統籌考慮,以陸域經濟支撐海洋經濟發展,以海洋經濟拓展提升陸域經濟,推動陸海產業發展互動、基礎設施發展互動、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互動,推進島內外一體化。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區域聯動,處理好廈門、漳州、泉州海域資源開發與產業發展的關系,推進廈門與金門海域發展的一體化進程。
4、堅持科技興海、產業興海。建立海洋研究技術公共平臺,提升海洋科技能力;加大資金投入,建立海洋信息系統;加強基礎科學的研究,不斷強化科技和人才對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建設創新型海洋城市。堅持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運作,以科技創新引領海洋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促進科技創新。
5、堅持生態立市、生態立海。促進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海洋經濟發展,推進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生態建設,將低碳發展和綠色發展理念全面融入到海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保持傳統海洋產業快速增長的同時,積極推動海洋產業結構的優化與調整,提高海洋經濟增長質量。嚴格依法治海,強化海洋管理,處理好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關系,控制和治理各類污染源,確保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增強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中硼硅玻璃是硼硅玻璃的一種細分產品,其各項性能處...[詳細]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