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
(二)存在問題。
1.交通總量供給相對不足。與剛性上揚的交通運輸需求相比,交通基礎設施總量、設施條件和服務能力不足,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干線公路總量偏少,高速公路網絡不夠完善,農村公路網化不足;水運發展、長江沿岸港口和重點港區建設相對滯后;綜合性客、貨運樞紐數量偏少,各種運輸方式之間銜接不夠;民用機場總體數量偏少。
2.行業結構性矛盾突出?;A設施網絡結構不盡合理。高速公路路網結構不夠合理,干線公路一級公路占比過低,農村公路技術等級水平較低;高等級航道僅占通航總里程的20%,千噸級以上深水泊位數量偏少,不足總泊位數的30%;機場分布不夠均衡。
運力結構不盡合理,高等級道路旅客運輸車輛、廂式車、罐車等專業化運輸車輛所占比例較低;運輸組織結構仍需進一步調整,運輸企業還存在經營主體多、規模小、競爭力弱等問題;運輸經營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企業經營方式較為粗放,提供的服務較為單一,貨運站場服務功能單一,不能適應現代物流發展需要。
3.安全應急保障仍需加強。運輸生產安全監管基礎薄弱。道路貨物運輸超限超載現象仍較普遍,治超形勢依然嚴峻。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設施不夠完善。水運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監管設施和裝備相對落后,水上搜救站點布局不夠合理,支持保障系統不能滿足未來水運安全快速發展的要求。
交通應急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各級應急預案缺乏有效銜接。交通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有待加強,省、市級水上搜救指揮中心尚未建立,缺少公路網、水運網運行監測平臺,難以實現對應急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正確處置。缺少專業的應急隊伍。應急物資裝備總量相對不足,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4.節能減排任務依然艱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運輸增長方式還不夠集約化,低能耗、高效環保的運輸裝備的應用不夠廣泛,節能技術、材料、新能源等還需要加大推廣應用力度。
5.科技進步支撐能力不足。科研項目層次不高,重大項目偏少,缺乏行業發展急需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交通科技成果推廣滯后,科技成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轉化為生產力??萍紕撔禄厝狈y一規劃,整體競爭力不強。
信息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交通系統內子行業信息系統分割封閉,信息孤島問題突出;政府網站等信息系統提供的信息服務功能單一,難以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信息化發展不夠均衡,水運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縣級交通信息化建設步伐相對緩慢。
總的來看,交通運輸整體發展仍具有“量”不能滿足、“質”難以適應的明顯特征。主要制約因素有:觀念意識轉變不夠到位,“重建設、輕管養、輕科技”等觀念在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依然存在;公路建設資金籌措困難,水運建設資金投入相對不足;綜合交通管理體制、公路養護管理體制等尚未理順;法規、制度、標準建設相對滯后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