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近年來,在我國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農村電商行業蓬勃發展。2014-2017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快速增長,2017年底已達到12448.8元,較2016年的8945.4億元同比增長39.10%,行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探究近年來行業飛速發展的原因,前瞻認為有四大因素共同助力其發展:
(一)政策春風助力發展
自2014年起,國家關于農業電子商務行業的利好政策便不斷出臺。僅2017年,國家就發布了《關于深入推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關于開展2017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關于深化農商協作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通知》等多個政策,鼓勵和規范中央與地方農村電商行業的發展建設。政策支持力度不斷擴大,農村電商政策體系日趨完善。
(二)資本澆灌成長土地
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顯示,2017年已披露及中心監測到的涉及農村電商的融資事件超過59起,行業總融金額不少于62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農村電商行業前十大投融資企業和金額分別是:易果生鮮(3億美元)、每日優鮮(3.3億美元)、匯通達(5億元)、中農網(3.07億元)、食物優Xcener(數千萬美元)、大豐收農資商城(2億元)、九曳供應鏈(2億元)、分分鐘食材(1.1億元)、農分期(1億元)、樂村淘(1億元)。 資本方的看好和投資,無疑澆灌了農村電商的成長,促使農村電商企業不斷壯大。
(三)互聯網滲透率不斷擴大,農村網民快速增長
2012-2017年,我國農村網民規模持續增長,由2012年的1.56億人增長至2017年的2.09億人。截止至2017年12月,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35.4%,年均提升2.34個百分點。隨著農村信息網絡基礎的改善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和農村網民規模還將進一步提升,進而帶動我國農村電商進一步發展。
(四)農村電商人才回流加速
2017年我國整體返鄉創業人員明顯增加,農村電商因其成本低,參與便捷的特點,吸引了許多大學生和其他社會群體返鄉創業。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農村網點已達985.6萬個,返鄉下鄉創業人員達700萬人,主要分布在電子商務、休閑農村和鄉村旅游等領域。可見農村電商人才的加速回流推動農村電商發展。
另外"淘寶村"成為農村互聯網"雙創"的重要載體,2017年全國"淘寶村"帶動超過13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又體現電子商務對農村創業的帶動作用。
據統計,淘寶網點中個人網店總數的80%由16-40歲青年開辦;農村網商年齡在20-29歲的占75.9%,30-39歲的占18.6%,兩個年臨段合計近95%。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