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國內CRO市場成長快、潛力大
2017年,國內CRO行業市場規模約42億美元,其中化學藥物36億美元,生物制劑6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化學藥物和生物制劑的CRO市場將分別達到110億美元和35億美元。2013-2017年,國內CRO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為24.4%,市場成長較快;預計,2017-2022年復合增長率達27.7%。
——制藥企業研發投入力度正在加大,但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2017年全球制藥行業研發支出總額為1651億美元,占藥品銷售收入比例為13.7%。其中,美國2017年研發支出703億,占藥品銷售收入比例為15.2%。相比之下,國內研發總支出為143億美元,占藥品銷售收入比例僅6.8%,與全球、美國相比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制藥公司的研發支出將快速增長。到2022年研發支出預計達到393億美元,復合增速22.4%,相當于全球增速的5倍以上。
——中國已經加入ICH,醫藥行業正式與國際標準接軌
201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和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ICH)同時宣布,ICH正式批準CFDA成為其成員。2018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陸續適用《M4:人用藥物注冊申請通用技術文檔(CTD)》《E2A:臨床安全數據的管理:快速報告的定義和標準》《E2D:上市后安全數據的管理:快速報告的定義和標準》《M1:監管活動醫學詞典(MedDRA)》和《E2B(R3):臨床安全數據的管理:個例安全報告傳輸的數據元素》五個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ICH)二級指導原則。此次與國際標準接軌,意味著中國醫藥產業將置身全球格局中參與競爭。
中國加入ICH對國內CRO行業發展的正向激勵作用很大,之前因海外企業擔心國內臨床數據質量,對選擇國內CRO企業作為合作伙伴或者在國內開展臨床試驗的意愿并不強烈。加入ICH后,國內臨床的質量標準將與國際接軌,而國內的資源和成本優勢則足以使國內CRO企業與海外競爭對手展開競爭,承接更多業務。
——國內CRO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發展潛力較大
全球CRO業務滲透率由2013年32.2%持續增長至2017年36.5%,預計2022年將增長至45.8%;美國市場滲透率由2013年36.9%增長至2017年41.8%,預計2022年達到51%。
相比之下,中國CRO市場的滲透率較低。2013年僅25.8%,2017年提升至30.6%,預計到2022年增長至40.3%。中國制藥企業更多專注于仿制藥開發,對CRO需求較弱,隨著國家出臺政策鼓勵創新藥開發,企業在創新藥研發上的投入力度加大,越來越多小型創業型生物制藥公司成立,而創業型制藥企業將更多依賴CRO服務,未來CRO的需求和業務滲透率將快速提升。
國內CRO行業整體呈現多、小、散的格局
截至2017年9月底,國內涉足CRO的企業有525家,其中臨床服務企業248家,非臨床服務企業262家,綜合性服務外包企業15家。CRO行業整體呈現多、小、散的格局。
注:數據統計截止2017年9月底
北京、上海、江蘇是國內CRO企業主要集聚區,北京CRO企業個數達167家,占比32%;上海地區CRO企業有100家,占比19%;江蘇CRO企業有90家,占比17%。這三個地區的產業園區發展相對成熟、醫藥企業相對集中、創新創業產業發展活躍、人才以及教育資源較為豐富。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