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感謝您的提問。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有關系的,但這之間的關系還得從騰訊目前的發展現狀說起。目前,騰訊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網絡游戲、社交網絡以及廣告收入三大塊。那么這三項業務的發展現狀究竟如何呢?這和今日頭條又有什么關系?請容筆者我一一道來。第一,游戲是騰訊最最主要的業務,但是現在游戲的發展卻有點不行了。從過去2年多騰訊的網絡游戲收入來看,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后,騰訊游戲業務的營收增速連續3個季度下滑,到2018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252.02億元,同比僅增長6%,而環比卻下降了12%。不難看出,目前騰訊游戲主業的發展受到了較大阻礙。
要說起騰訊游戲業務增長變緩的原因,又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公司爆款游戲《王者榮耀》和《QQ飛車手游》的活躍用戶正在不斷減少,同時其他游戲的活躍用戶數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另一方面,盡管新推出的游戲《絕地求生》受到了市場歡迎,但是由于受游戲審批政策因素影響,這一新的"爆款"游戲卻無法實現商業化,同時也限制了其他新游戲的。舊的游戲被"嫌棄",新的游戲又不能"賺錢",騰訊的游戲收入增速下滑也不足為奇。
說完騰訊游戲發展變慢甚至下滑的個人原因,我們再來看看整個游戲市場發展得怎么樣呢?從他的競爭對手來看,近幾年網易游戲的發展突飛猛進,不斷在游戲領域攻城掠地,而騰訊卻在接連敗退,導致騰訊游戲市場份額為由2015年的60%以上下降至了48.7%。當然,覬覦游戲這塊"大蛋糕"的對手遠不止網易一家,三七互娛、愷英網絡、中手游等也都虎視眈眈。可見,未來游戲市場的競爭份額的你掙我奪在所難免,騰訊的老大地位也岌岌可危。
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游戲市場未來的發展環境。一是經過前面幾年的發展,國內的游戲用戶已經開發的差不多了,未來要想繼續大幅增加用戶數量比較困難;二是游戲這東西,小玩怡情,大玩傷身,不利于祖國花朵的健康成長,所以現在國家已經開始加強管控了,可以預見未來游戲發展的政策環境還是比較嚴峻的。所以說,騰訊游戲業務的長期發展前景其實是不被看好的。那么,騰訊賴以發展的"另一條腿"-社交網絡又發展得怎么樣呢?單從收入變化來看,騰訊社交網絡的發展"奔頭"也沒有想象中的好。在2017年第四季度以前,騰訊社交網絡的收入增速長期保持在50%以上,而自次以后社交網絡的營收增速卻跌破了50%,并有繼續下滑的趨勢。到了2018年第二季度,騰訊社交網絡的營收為168.67億元,同比僅增長了30%,而環比卻下降了7%。很明顯,社交網絡的"高增長"姿態正在逐漸放低。
為什么騰訊社交網絡的發展也開始變慢了呢?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騰訊的社交網絡業務說白了就是QQ和微信,二者均屬于即時通訊工具,但QQ的誕生早于微信,所以微信的發展其實有點以犧牲QQ為代價的意味。所以正如大家所見,最近幾年QQ的發展已經明顯不行了,月度活躍用戶總體在不斷下降,要不是QQ里面還帶有一些游戲能夠吸引用戶,估計現在的QQ會更慘。
那反過來看微信的發展,在今年的3月份,微信的用戶規模已經突破了10億,成為了中國誕生了第一款月活躍用戶過10億的互聯網產品。本來是一件極好的事,但是用戶規模到了這一水平,也就同時意味著未來的用戶增長空間變得相對有限了。事實上,微信的月活增速早已開始下滑,已經從2016年第一季度的39%下滑至了2018年第二季度的9%。因此,未來如何保留這些用戶,并從中搜刮一些利潤是騰訊未來所要做的事情。
你以為社交網絡發展趨緩僅僅是市場趨于飽和了?那看官你就是太傻、太天真了。因為除了增量市場逐漸飽和以外,騰訊的原有的社交用戶還在不斷流失。想想看那一群喜歡標新立異、追求個性的"95后"、"00后",怎么能容忍只待在一個男女老少人人都在使用的、如此平凡的微信平臺,這里完全體現不出自己的"個性"、"個性"、"潮"的特質,所以很多小年輕們開始利用陌陌去結識陌生人、用抖音刷存在感、用美圖秀秀去研究精致生活、用小紅書交流美妝心得…去利用各種各樣的社交軟件去建立自己新的社交圈,這無疑也會給騰訊帶來重創,讓他在難以獲取新用戶的同時,還面臨失去老用戶的威脅。好,最后我們再來說說廣告這件事。雖然很多人都說騰訊是靠"游戲 社交"兩條腿走路的,但這兩條腿走的穩不穩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公司能不能利用用戶流量來進行變現,這時廣告的作用就被無線放大了。目前,騰訊的網絡廣告收入總體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網絡廣告營收占比從2016年一季度的14%上升至了2018年第二季度的19%,可見廣告的貢獻占比穩中有升,是公司表現較好的業務之一。
那么公司到底是怎么創造廣告收入的呢?具體來看,騰訊游戲主要還是靠賣"續命""武器"等游戲幣來掙錢,能夠獲得的廣告收入相對較少;而社交用戶流量卻是創造廣告收入的第一大基礎。目前,微信通過公眾號、小程序、微商等已經實現部分創收,但是還遠遠不夠,未來如何繼續挖掘社交廣告潛力,騰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外,媒體廣告也是騰訊的必爭之地,但是卻被今日頭條下的今日頭條新聞客戶端、抖音/快手/西瓜短視頻客戶端從新聞和視頻雙向擠壓,并實現了趕超,這無疑是對騰訊的重要一擊。事實上,騰訊很早就意識到了媒體廣告領域競爭加劇的事實,因此過去騰訊為了擴張視頻廣告業務,啟動微視短視頻,但沒能控制住抖音、快手、西瓜;而為制衡今日頭條做過天天快報,但效果也不如預期,今日頭條仍然在新聞類APP中超越了騰訊,奪得"一哥"寶座。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騰訊正在逐漸失去自己引以為傲的流量基礎。一方面,今日頭條與騰訊的競爭正在不斷加劇。具體來看,現今的今日頭條已經形成了五大產品矩陣,且相互之間形成了較好的融通;而對于騰訊而言,其最核心的業務是社交,這一點毋庸置疑。表面上看,騰訊與今日頭條的主業并不沖突,但是頭條系用戶普遍年輕化,并且低線城市用戶占比極大,與騰訊QQ、游戲等業務的重疊度很高,所以兩家公司存在關于用戶爭奪的激烈競爭。顯然,目前今日頭條系的抖音、快手等這種"算法 短視頻 開放式關系"的產品對騰訊所主導的"熟人通訊 封閉關系"社交產品已經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抖音的爆紅讓今日頭條成功收割了大量的年輕用戶,而這部分用戶即將成為未來互聯網的消費主力。
另一方面,目前互聯網用戶花在即時通訊上的時間正在大幅下降,轉而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短視頻上,而騰訊的優勢卻恰好是在即時通訊領域,這就表明騰訊的流量基礎優勢正在消失。相比之下,今日頭條則已經在短視頻領域進行了大量布局,在資本的不斷加注下,未來的今日頭條必然還會迎來更快的發展。由此看來,騰訊的流量正在不斷流向今日頭條,而沒有流量的騰訊也就失去了競爭的籌碼。
因此,總體看來,騰訊目前的游戲主業發展前景不明朗,而社交網絡的用戶活躍度正在逐漸降低,廣告業務又受到諸多競爭對手的沖擊。而隨著"刁民"今日頭條產品矩陣不斷擴大以及公司大規模融資后的快速發展,勢必會不斷壓縮騰訊的用戶規模、社交應用的使用時間,不斷削弱騰訊的流量基礎優勢,進而會對騰訊造成極大的威脅,這就是小馬哥感到萬分焦慮的原因所在,也是小馬哥不得不思考未來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業務調整以及轉型升級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的關鍵驅動力。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