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嬰童產品
嬰童產品主要包括服裝飾品、玩具制造、食品營養品、專用快消品、專用器材等細分領域。從各細分領域的市場份額來看,嬰童食品占據半壁江山。
由于嬰童食品呈剛性需求特征,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嬰童食品可進一步細分為配方奶粉、干性輔食和其它特備食品三個大類。配方奶粉是嬰童食品市場第一大品類,占據嬰童食品市場超過90%的份額,在嬰童食品領域具有不可或缺的替代性。
目前,奶粉新政的推出帶了新的市場機遇:一是嬰幼兒奶粉清退中小品牌帶來的市場空白,二是行業洗牌重塑行業發展新格局,在國內乳品日益規范下,消費者將重振信心,促進奶粉市場的快速增長。
除了嬰童食品,嬰童服裝也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與男裝、女裝等服裝品類相比,我國童裝行業起步較晚。隨著我國家庭對童裝消費習慣的改變,國內專業童裝企業普遍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開始發展。從產業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我國童裝行業尚處于成長期階段,具有市場需求增長迅速、成長空間加大的特點。近些年來,我國的童裝消費規模不斷擴大,且保持著穩中有升的增長態勢。
Euromonitor數據顯示,近三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復合增速為12.22%,2017年市場規模1795.93億元。分結構來看,我國小童裝(嬰兒裝、幼兒裝)及大童裝(4-14歲)均保持較高增速,其中小童裝2017年市場規模417.90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速18.70%,大童裝2017年市場規模1378.00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速10.51%。占比方面,2017年,我國大、小童裝市場占童裝總體市場規模比重分別達80.68%、19.32%。
總體而言,嬰童產品前景廣闊,嬰童食品及嬰童服裝仍為發展重心。預計到2020年,嬰童食品仍占據主要份額,約為37%左右;嬰童服裝緊隨其后,比重為30%。
嬰童服務
嬰童服務涵蓋內容較多,主要包括嬰童教育、嬰童金融、嬰童娛樂休閑、嬰童麗人護理、嬰童醫療衛生等。其中,嬰童教育在嬰童服務市場中比重最大,基本保持在30%以上。因此,通過分析嬰童教育來一窺嬰童服務市場狀況。
嬰童教育最主要的是早教市場,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新一代80、90后父母教育理念的轉變,兒童早教市場近年來迎來蓬勃發展的時代。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早教市場總體規模已經達到了4891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7.9%。
與此同時,早教與新興科技結合密切,科技為早教行業帶來新氣象,與教學進行深度融合。憑借政策的支持與資本的助力,科技將持續不斷地滲透早教領域,為早教市場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孕婦產品
得益于人口紅利,以孕婦服裝和孕婦化妝品為主要分支的產前孕婦產業快速發展。據Frost&Sullivan數據,2016年,孕婦服裝和孕婦化妝品占比分別達到33.07%、3.03%。
先來看孕婦服裝,我國孕婦裝自2000年以來獲益消費升級、需求覺醒獲得快速發展,2016年市場規模約為205億元。不過,目前品牌化程度、行業集中度水平仍較低,仍處于發展早期,2016年以前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僅為5.8%,品牌集中度較低導致整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包括外資品牌在內的眾多品牌紛紛涌入。
再來看孕婦化妝品,我國孕婦用化妝品起步較晚,2004年孕婦專用品牌"十月天使"進入市場,成為我國上市時間較長的孕婦專用化妝品,隨后一些國外孕婦專用化妝品Basq、Belli、MambinoOrganics等開始進入我國,親潤、袋鼠媽媽、五羊、子初等本土品牌亦誕生。,2016年中國孕婦化妝品市場規模增長至18億元,5年時間增長達80%。
孕婦服務
孕婦服務主要分為生育相關服務和非生育相關服務:生育類服務主要是指產后護理;非生育類母嬰服務則五花八門,涉及娛樂、孕婦美容美體、相關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市場分散。
現階段來看,孕婦服務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細致的行業標準和規范還沒有制定出來,準入門檻較低,品質良莠不齊。2017年9月,我國母嬰保健服務行業的第一個國家級標準《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正式實施,邁出了母嬰服務規范化的第一步;2018年4月,《母嬰保健服務技術規范》國家標準起草組成立,未來隨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的廣泛重視,政府有望出臺更加細化的行業準則,促進孕婦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