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此次跨境電商政策調整了什么?
據財政部2018年11月30日消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國將自2019年1月1日起,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擴大清單范圍。
此次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調整內容源自于2016年3月財政部聯合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自2016年4月8日起實施,也稱“四八新政”。2016年及2017年,先后兩次延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2018年11月21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并擴大適用范圍,擴大開放更大激發消費潛力。
圖表1:“四八新政”以來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行業監管政策演變
此次跨境電商政策調整主要包括稅收政策調整和商品清單調整:
圖表2:2018年11月跨境電商政策主要調整內容
對行業的影響分析
自2016年5月以來,我國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實行“暫按個人物品監管”的過渡期安排,有效促進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在加上2018年7月國家將政策適用范圍從之前的杭州等15個城市,再擴大到北京、沈陽、南京、武漢、西安、廈門等22個新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行業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金額5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5%,2018年1-10月進口金額6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3.7%。
對于此次跨境電商政策的調整,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并擴大適用范圍,擴大開放更大激發消費潛力。前瞻預測,未來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量將會保持快速增長,預測在50%及以上,到2020年進口金額將會達到1500億元。
圖表3:2017-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金額增長預測(單位:億元,%)
此外,政策還明確將按照包容審慎監管原則,依法加強跨境電商企業、平臺和支付、物流服務商等責任落實,強化商品質量安全監測和風險防控。這將為高速發展的跨境電商行業保駕護航,有利于促進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有利于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對個人的影響分析
必然降低消費者購買價格
政策調整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而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在限額以內的個人購買商品在海關監管過程中認為是非商業目的,而是個人合理使用的用途,那么在跨境時適用優惠稅率,甚至不征收關稅。此次政策的出臺,對跨境電商而言,給其更加明確合理的定性,那么相關的關稅減免就更有合理的依據。如果跨境電商平臺的稅負減輕了,那么,消費者購買價格降低還會遠嗎?
進一步激發消費者購買熱情
此次擴圍的63項稅目中,涵蓋包括電子產品、小家電等日用消費品,以及食品、保健品等品類。擴圍后跨境零售進口清單達到1321個稅目,基本涵蓋了當前我國消費者進口需求較多的產品。優惠清單范圍的擴大,豐富跨境進口消費品類選擇,必將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潮。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