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產業金融發展迅速
產業發展對資金始終保持旺盛需求,金融則在提供資金來源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產業與金融的互動融合,可以產生更大的價值。產業金融就是以產業為支撐,實現新時期產業與金融業融合發展的全新行業。
現階段,我國產業金融主要有科技金融、能源金融、交通金融、物流金融、環境金融、綠色金融等。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重點產業總融資結構中,來自金融的融資比例占到44%;近幾年來自金融的融資總額已占到重點產業總融資比例的59%,成為產業融資的重要支柱。
以科技金融為例,科技產業是帶動現代經濟的主要動力,相比發達國家,我國科技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加速科技產業化、縮小同發達國家的距離是我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而科技產業面臨最大的問題便是融資,一方面是我國現有法律政策、投融資機制、資本市場建設等外部因素影響,另一方面是科技企業具有高風險特征。如何實現科技產業與金融市場的對接,關系著我國科技產業的最終崛起,科技金融由此興起。
目前,我國科技金融相關政策法規不斷完善,初步建立了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銀行、擔保和風險投資機構的支持力度不斷加深,創業風險投資市場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金額還僅有1522.36億元;到2018年,股權投資市場投資金額已高達10365.03億元。
不過,股權投資市場投資階段主要集中在成長期及成熟期,2018年累計金額分別達3851.58億元、4392.95億元,所占比重分別為37.2%、42.4%;而種子期、初創期占比僅有6.8%、13.7%,仍需進一步完善融資渠道。
除了科技金融,能源金融、交通金融、物流金融、環境金融、綠色金融等其他產業金融同樣發展迅速。以物流金融為例,2017年,物流行業共有80家企業完成了87起融資,融資總金額在千億元以上。融資輪次來看,A輪、B輪、戰略投資、Pre-A融資次數占比均超過10%;細分領域來看,物流供應鏈的融資額占比最高為15%,其次為跨境物流和同城配送。
產業金融前景廣闊
近年來,我國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牢牢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大幅提升金融業配置資源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尤其是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產業轉移方面,產業金融更加凸顯其功能與目標。
產業金融不只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還要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積極推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等健康發展,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使經濟發展更多地依靠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推動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提高文化軟實力,條件優越的地區發展全域旅游,到2020年使文化產業、旅游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通過以上措施,構建現代產業金融新體系,形成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新型工業與信息產業為主導、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等全面發展的產業新格局。
總體而言,隨著現代產業的發展,金融與產業的融合顯得越來越重要。產業金融與產業經濟的良性互動發展,將有力地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