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1、中醫藥文化基礎不斷加深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醫療保障體制不斷完善,百姓對中醫藥認知度在逐漸提高,對藥物以及養生保健品的需求量日益擴大。2019年,在我國政策鼓勵、市場需求、經濟帶動等因素多方面影響下,中藥材行業將繼續有著較好的上層環境,中醫藥文化基礎也將不斷加深。
2、生產、流通端資源優化日益加快
中藥材盲目種植、不規范種植造成的農殘超標、中藥材摻偽使假、加工貯藏不當造成的質量下降仍然束縛著中藥材生產發展的前進步伐,作為民生問題時常被社會關注,見諸報端。《中醫藥法》和新《藥典》頒布實施以后,市場監管從嚴,將不斷倒逼中藥材生產端和流通端進行升級,這一過程將加快兩端的資源優化程度。
3、道地與非道地區域的差別發展及溯源建設加速
2018年12月三部委聯合下發了《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 "道地藥材規劃"的提出,將使得道地區域的品種優勢更強,核心道地產區優質藥材將會與非道地產區藥材的拉開價格,所以,在未來,非道地區的引種品種,在市場競爭上會落后于道地區域生產的品種。 與此同時,2019年在各地多部門的推進下,重要品種追溯體系建設項目將紛紛駛上快車道,我國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將繼續推進和完善。
4、中藥材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黨在十九大報告中深入闡釋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心,要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在中藥材產業領域,因為之前多年的盲目擴張發展,中藥材產業內的供給側改革同樣也是勢在必行。 我國2019年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就是堅持高質量發展,在中藥材領域,去庫存、降成本和優化產能的任務依然艱巨,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將由重規模求速度的舊模式,轉變為重質量求效益的新方向。
5、"互聯網 中藥材"等新技術助推傳統體系革新
中藥材質量參差不齊,產業鏈上游的中藥材原料流通環節過多,藥材難以溯源,各地的種植不規范、重金屬污染殘留、藥效不穩定等頑疾依舊部分存在,在未來,中藥材標準化種植體系和產業鏈溯源體系還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互聯網 中藥材"通過電商環節的精準引導,不僅能夠減少中間環節,還能形成數字化管理體系。利用 "互聯網 中藥材"的創新模式,通過規范種植、道地藥材溯源、供需信息撮合、金融輔助等手段,隨著新工具、新技術的不斷迭代發展,中藥材行業體系還將得到更高程度的革新。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