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以下是關于區位經濟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企業與區域經濟關系的研究始于19世紀末的區位理論。較有代表性的是大學派即成本學派、市場學派和行為學派。人類經濟活動的區位選擇及其空間組織形式對企業的成本、效益乃至市場份額和規模增長有著重要影響,是影響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就單個企業來說,,做出正確的投資區位選擇,不僅可以為企業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而且有利于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提高投資收益率和生產效率,擴大市場占有份額,增強企業整體競爭能力,促進企業規模擴張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從總體上看,區位選擇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企業成本的影響。各地的資源察賦條件不同,消費者的空間分布不均勻,企業選擇不同的地區進行生產經營,將直接影響到其生產和運輸成本。此外,各種相關經濟活動集中在特定區域,,可以促進企業間的相互交流,降低信息成本, 減少不確定性。、
2、對企業收益的影響。企業可以利用所在地區的優勢,增加其產品的知名度和無形資產價值。此外,在許多地區,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投資優惠政策,如廉價的土地、完善的基礎設施、減免稅費等,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
3、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不同地區的勞動力素質和態度有著較大差異,若企業選擇的地區,勞動力資源豐富,素質較高,態度也較好, 將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此外,在一些地區,各種企業在特定空間內聚集在一起,區內企業通過專業化分工協作和市場網絡,信息交流和技術擴散速度快, 強化了集聚經濟效應,提高了企業資源配置效率
4、對市場份額的影響。區位選擇的差異,將通過要素成本和運輸成本的差異,直接影響產品的成本和價格,進而影響企業競爭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將處于不利地位, 甚至會失去市場。
5、對企業文化的影響。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而企業周圍環境對文化氛圍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如浙江溫州、福建晉江等地, 歷史上就有經商的傳統,商人的市場意識比較強烈,這有利于企業的市場開拓和企業家精神的形成。
呂勇斌博士在其博士論文中對中國不同區域的中小企業進行分析,應用經濟總量、規模效益、盈利能力、成長性和科技水平四個指標。對比結果顯示, 中小企業發展水平呈現東部發達、中部次之、西部落后的梯度發展態勢, 東部地區明顯優于中西部地區。通過灰色關聯度模型進行定量分析,得出區域經濟總量、經濟發展速度、產業集群規模、人才及技術發展水平、融資能力以及政府制度都會對中小企業創新產生較強的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也是如此。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