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機械制造業指從事各種動力機械、起重運輸機械、農業機械、冶金礦山機械、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機床、工具、儀器、儀表及其他機械設備等生產的行業。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劃分(GB/T 4754—2017),機械制造業歸屬于C類制造業。 機械制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其發展水平是國家工業化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是國家重要的支柱產業。2019年2月25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在京發布2018年機械工業運行情況。2018年,機械工業行業經濟運行表現出產銷基本平穩、投資有所改善的形勢,外貿出口好于預期。但同時,成本上升、效益下滑、需求疲軟、訂貨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行業實現穩定運行的壓力在增大。2018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先升后降,總體運行基本平穩。上半年呈現逐月提升的趨勢,由年初1-2月的7%升至1-6月的8.4%,此后增速逐月放緩至年底的6.3%。年末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0.1個百分點,但低于制造業增加值增速0.2個百分點。2018年,機械工業行業增加至穩中趨緩。行業運行分化明顯。2018年機械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38萬億元,同比增長6.05%;實現利潤總額1.45萬億元,同比增長2.18%。兩項指標雖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但與上年相比,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分別回落了3.42和8.56個百分點。與全國工業比較,機械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低于同期全國工業平均水平2.46和8.15個百分點。2018年機械工業主要分行業經濟運行分化特征明顯。作為機械工業第一大分行業的汽車制造業,出現了明顯的回落,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僅增長2.9%、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67%,是機械工業主要指標整體回落的主要因素。而其他分行業中,工程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大幅上漲,增幅在20%左右;石化通用設備制造、重型礦山設備制造和機械基礎件行業這兩項指標的增幅也達到10%左右;電工電器、機床工具等行業相關指標則基本保持了5%-8%左右的增幅。過半數主要產品產量下降。截至2018年末,機械工業重點監測的64種主要產品中,產量同比增長的產品有30種,占比47%,比上年減少17種;產量同比下降的產品34種,占比53%。其中有19種產品產量由上年同比增長轉為同比下降,2種產品產量由上年同比下降轉為增長。實現產量同比增長的產品有如下特征:一是工程機械類產品在上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保持增長,挖掘機增速接近50%,裝載機、壓實機械、電動叉車產量增長在15%左右。二是原材料行業生產用相關設備保持增長,金屬冶煉設備、起重機械等產量增長30%左右,水泥專用設備增長10%,礦山專用設備、金屬軋制設備產量增長均超過6%。三是應用面廣泛的通用設備和各類零配件類產品普遍增長,風機、閥門、電線電纜、鍛件產量增速在10%左右。
機械工業聯合會預計,2019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將比較平穩,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在6.5%左右,利潤總額受2018年低基數的影響增速回升至5%左右,對外貿易出口將適度增長,但實現難度將大于2018年。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