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您好!歡迎提問,希望以下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中國的加工貿易產業經歷了來料加工階段、進料加工階段、全面增長階段以及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之后的轉型升級階段。在對外經濟貿易中,中國依托勞動力、土地等初級要素比較優勢,在全球價值鏈分工背景下以加工貿易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實現了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然而,必須注意的是,處于低附加值環節的中國加工貿易產業,這種以高能耗、高污染為代價的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加快推動中國加工貿易產業轉型升級,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實現中高速增長和中高端升級中占據重要地位。
加工貿易,是國際分工的結果,在跨越不同國家的垂直型貿易鏈上,不同的國家參與貿易鏈上的某一個或者幾個環節。近些年,中國加工貿易產業的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在中國對外貿易中占據較大比重,是中國開放型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是近30年中國一步一步成為貿易大國的必不可少的推動因素。
在新常態經濟中,加工貿易的發展有助于中國實現高速增長和產業結構調整,對于穩定就業、產業升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工業化發展階段的演進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勞動力等初級要素成本上升,加工貿易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加工貿易產業的競爭優勢減弱。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經濟增長趨緩,加王貿易產業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支撐作用下降。2016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它強調到2020年中國加工貿易應進一步向價值鏈高端躍升發展轉型,《意見》的提出為各地區政府引導加工貿易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政策支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
影響加工貿易發展的因素可以從貿易開放程度、人力資本水平、地區研發能力、外商直接投資、產業結構等角度展開去寫,可以通過不同地區加工貿易的發展程度和階段來分析以上因素在影響加工貿易發展中所占的權重,通過地區面板數據展開定量分析將會使結果更具說服力。
根據以往學者研究經驗,在對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影響因素中,地區產業結構影響力最大,地區研發投入次之,勞動力投入排在第三位。根據研究結果可以提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對策:(1)優化國內產業結構,合理配置資源;(2)加大科研費用投入,提升科研水平;(3)加強各類人才培養,提高勞動生產率;(4)提升地區貿易開放度,調整外貿結構。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