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以下回復僅供您參考。(1)資金來源相關研究表明,社區服務資金的來源有國家資助、社會捐助、有償服務收入。而服務資金緊缺與設施不足和機制不健全等因素導致我國社區服務面臨能力不足的局面。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社區服務是一項造福于民的公益事業,應擴大社區服務的資金來源。建立社區服務基金會,將社會各類可利用的資金有序、依法納入社區服務軌道,并擴大國內外各界捐贈渠道。通過基金會,建立起穩固的社區服務積累與發展基金,由國家賦予其福利性基金會的職能,使基金保值增值。社區服務基金對社區服務設施和項目的興建實行一次性投資支持,并對福利性和義務性服務項目給予定期補助,以減輕國家財政負擔,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 在納入行業性管理的社區服務項目中,應制定出合理的收費原則和標準,實行并擴大有償服務的范圍,使社區服務能在市場經濟中得到更快更好地發展。如,針對不同的服務人群和服務項目采取不同的收費方法。比如針對特殊群體的福利性服務和針對所有居民的公益性服務就應該采去無償服務,針對一般社區居民的非公益性的服務就可以適當收取一些費用,針對那些生活方式多樣化,用以提高生活品質的高水準服務可以采取收費的辦法。(2)我國形成了四大類社區組織,不同類型社區組織運作方式各有不同研究表明,我國社區社會組織目前形成了以政府、教育機構以及支持型社會組織為主體、企業跨界參與的基本格局。1)以政府為主體的社區社會組織以政府為主體的社區社會組織培育通常是以各種形式或內容的短期培訓班為載體。在實施培訓的部門方面,主要是以民政部門、街道以及社區等代表政府部門的各處、科、室對其管理范圍內的社區社會組織進行培訓;在培訓內容方面,以政府為主體的培訓主要以國家或地方出臺的社會組織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為主要內容;在培訓形式方面,以政府為主體的社區社會組織培訓有兩種基本形式: 一是對新出臺法律、法規、規章進行應急式培訓,二是借年檢大會、年度表彰大會或其他學術研討會進行"以會代訓"式培訓。2)以教育機構為主體的社區社會組織以高校等教育機構為主體的社區社會組織培育以教育為主、培訓為輔。高校及其研究機構在社會組織教育方面,主要基于學科建設,借助開設社會組織相關課程,以學位教育為主要形式傳授和普及社會組織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公益理念及志愿精神。高校及其研究機構在社會組織培訓方面,主要基于與政府部門或社會組織建立合作機制,借助高校等研究機構的專業團隊,以項目為平臺,開展和承擔各種社會組織的非學位培訓。3)以支持型社會組織為主體的社區社會組織以社會組織自身(支持型社會組織)為主體的社區社會組織培育以培訓為主要形式,從最初以境外非營利組織為主開展相關培訓發展到由國內專門培訓機構 ( 支持性社會組織)承擔相關培訓,先后走過了起步、逐步規范及不斷專業化的發展歷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此類專門培訓機構約上百家,涉及環保、防艾、安老、扶殘、自閉癥救助等不同領域,已發展成為我國社會組織培育的核心力量。4)以企業為主體的社區社會組織隨著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普遍增強,很多企業也逐步以各種形式參與到社區社會組織建設,公益創投、社會企業等形式的跨界合作給社會組織培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例如,2007年,聯想集團首創"公益創投"社會組織培育模式,通過"聯想公益創投計劃",由聯想出資,為初創和中小型的公益組織提供創業及發展資助。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