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根據對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15年至2018年中國酒店連鎖發展與投資系列報告的數據整理,目前我國酒店行業豪華、中高端、經濟型的比例約為8%、27%、65%,目前國內酒店市場由低端經濟型酒店占主導。而歐美等發達國家成熟的酒店市場通常呈現兩邊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結構,目前歐美酒店業豪華、中高端、經濟型的比例約為20%、50%、30%,未來我國酒店行業結構布局將向歐美等發達國家酒店行業結構靠近,呈現中高端酒店為主體的特征。從目前國內酒店市場結構,中端酒店的發展仍有極大發展空間,未來中國的中高端酒店將迎來中長期的快速發展階段。
圖表1:我國酒店市場結構與未來發展趨勢市場結構對比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酒店行業輕資產化經營模式興起
隨著國家出臺一系列"去杠桿"調控措施,堅定不移的將"解決資金空轉、遏制資產泡沫、扭轉脫實向虛"作為調控的目標,重資產類酒店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必須通過出售資產、降低杠桿以達到增加現金流、降低財務成本的目的。同時由于我國地產投資周期原因,現有存量物業規模較大,酒店自持物業成本過高。酒店業從過去的重視資產運營轉向重視管理品牌運營,從過去的不可持續的、消耗資源的重資產模式轉向可持續的、租賃物業、重管理輸出與品牌輸出的輕資產模式。
(3)產品、文化與服務的精選化
隨著酒店市場需求特點的不斷轉變、客源市場的逐步細分,客人除對酒店的硬件設施有較高的要求外,對服務的感受也變得更為細致,在消費過程中得到新奇、知識、藝術等體驗成為住宿的目標,而目前市場主體經濟型酒店"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的產品及服務很難適應當前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在酒店產品的設計上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元素、打造特色主題酒店是產品走差異化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酒店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對產品、文化與服務的精選將逐漸成為酒店行業下一階段的發展趨勢。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