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市場化 競爭不可避免
1、有形資源
在對外融資及內生資金的能力方面,市級公證機構一般具備這種能力。與企業不同,與律師機構也不同,在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政策下,公證機構不可以進行布點式機構擴張,因此財務資源不是公證機構之間競爭的要素。組織資源方面的優勢依賴公證機構自主權及創新能力。
在物理資源方面,相對固定的辦公地點會成為吸引業務的一個要素,已經長期擁有固定辦公樓層的公證機構享有優勢,新成立的且新設點的公證機構處于弱勢。技術資源方面,技術創新空間可以構建起局部優勢。
2、無形資源
人力資源的重點不在公證人才方面,而在于用人機制。在聲譽資源方面,某些公證機構可以在某一特定業務領域創建專業聲譽,從而對其他公證機構享有比較優勢。一般而言,設立時間比較長久的公證處的聲譽資源比較強勢,因為品牌的建立客觀上需要打造過程。
二、公證機構競爭力的構建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公證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隨著公證體制的改變,公證行業競爭不可避免。如何構建核心競爭力成為公證機構應該思考的問題。
1、理念轉變
公證機構盡管是基于國家賦予的證明權來從事公證業務,但公證就其實質來說就是一種法律服務行業。在公證體制改革進程中,也愈來愈強調公證的社會服務職能。公證服務理念的轉變,首要之事是徹底擺脫根深蒂固的“官僚化”辦證模式。當然任何一種公證都是以公證員作為主導,依照法律引導當事人完成公證過程。但是在“官僚化”辦證模式下,公證員極端的以自身想法作為最高法則,忽視當事人的公證訴求,簡單、粗暴的對待和服務當事人,這樣的服務理念不但背離了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理念,更是自我損害了公證機構競爭力。
2、人才建設
人是生產關系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公證機構自身的人才建設是提升公證機構競爭力的核心所在,公證機構的精神依賴于內部員工的精神。理想的高素質公證隊伍,應有著崇高的職業道德,恪守執業規范,業務水平精深。前面提到公證機構不能把員工培養成“萬金油”式的公證員,但另一方面,新的人才培養理念追求的是一種T型人才,這種人才不但橫向的業務范圍廣泛,熟練于各類普遍業務,而且在縱向上的某幾類業務能夠深入進去,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非凡能力。公證機構在人才建設方面也應該秉承這種理念,培養符合自己機構特色的T型公證員。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