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業裁員風波此起彼伏 行業拐點已至?
一方面,隨著家電下鄉、節能補貼、以舊換新等三大政策終止或逐步退出,市場環境明顯不如從前;另一方面,正因為此前實施了各項鼓勵性政策,市場已提前透支了明年、甚至后年的消費潛力,市場逐漸飽和。再者,成本上漲快速,特別是原材料、人工工資的飆漲,讓企業不堪其負;還有,歐美市場需求銳減、房地產業不景氣給大家電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庫存壓力。急速擴張及營銷渠道的變革,更是讓美的機構日益臃腫,染上了“大公司病”。美的集團2010年銷售收入達到1150億元,2011年有望突破1500億元,短短的幾年內已經發展成僅次海爾的千億帝國,但員工人數也從7萬激增至20萬,而同樣的銷售規模一些競爭對手卻只有幾萬員工,因此快速發展帶來的一個問題是“大企業病”日益突出,效率不高、人均產出低,長期如此,將大為降低美的競爭力。
行業面臨“冷冬”,積極轉型應對
連續高速增長的家電行業,從2011年8、9月,北風就已開始提前吹起,為了避免2012年成為家電業真正的“嚴冬”,如何過冬成為行業的首要問題,而裁員性的“急剎車”則成了企業首選的“動作”。這也是高增長之后必然的轉型之痛。
于是,為了做好“過冬”的準備,美的只好開始在營銷渠道和后勤機構上大動手術。但目前的困境,顯然不僅僅是裁員所能應對,如何在收縮中進行組織架構和銷售模式的根本轉變,才是企業在“寒冬”中的重點。
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對美的目前的盈利能力不滿意,從去年7月起,就在內部會議上反復強調“轉型升級”,即要從規模增長第一轉變為規模與利潤同步發展,要在利潤率、人均產出、產品單價等所有的主要指標上超越格力、海爾等標桿企業。
而事實上,美的近期正在積極應對家電行業國內市場增速放緩以及匯率波動帶來原材料成本上漲等不利因素,并確定了注重產品質量、提高產品附加值以及優化管理水平三個具體的轉型目標。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65歲以上人口...[詳細]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