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受外資巨頭全線控制 國產大豆岌岌可危
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受挫
在東北許多產糧大縣,大豆和玉米是主要的競爭作物,農民通常會比較玉米和大豆種植效益,來衡量玉米和大豆的播種面積,而耕地面積是有限的。
業內人士分析,東北大豆產業與上年度相比,從生產環節看,問題十分突出。
第一、比較效益低。以海倫市為例,當地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主栽作物中,大豆的比較效益是最低的。由于產出效益較低,導致農戶生產積極性不高,種植面積逐年下滑。以海倫市為例,大豆種植面積最高年份達到250萬畝,2010大豆種植面積只有126.3萬畝,今年種植面積只有100萬畝,呈逐年減少趨勢。
第二、價格不穩定。受國際市場、年景等不同因素影響,大豆市場價格起伏不穩。雖然國家出臺保護價政策,但農民不愿賣出大豆,2009年大豆價格受災害減產及進口大豆沖擊影響,目前價格在3700元左右徘徊,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受挫。
第三,大豆生產水平不高。在東北地區,受一家一戶分散的種植方式制約,大豆生產標準化水平普遍較低,雖然有一些高產栽培技術,如大豆窄行密植技術,最高產量可達298公斤/畝,但農戶難以在實際生產中廣泛推廣。農民為了減少成本,不愿意在收入較低的大豆生產上增加投入,致使新技術、新品種應用滯后。特別大型機械作業面積不多,土地板結,抗旱澇的能力差,單產不高。
第四,由于投入不足,農田基本建設欠賬較大,難以抗御自然災害,表現在大豆生產上尤為明顯。近幾年,東北大豆主產區低溫、風災、蟲災、旱災、澇災頻發,大豆減產明顯。加上大豆“重迎茬”面積比重較大,導致大豆病蟲害嚴重,大豆單產水平低。
加工流通環節缺市場競爭力
目前,東北地區大豆龍頭企業主要以加工豆油為主,生產鏈條短,產品水平低,附加值不高。這些企業大多生產設備比較陳舊,科技含量不高,集中在初加工階段,缺少高、精、尖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弱,科技貢獻率較低。
以全國大豆重要交易集散地黑龍江省海倫市為例,當地是非轉基因大豆主產區,由于近幾年進口轉基因大豆價格一直較低,使得全市大豆加工企業相對成本較高,而處于長期虧損狀態。目前,全市僅有3戶企業繼續生產而且是限量加工,處于半停產狀態,停產企業已占大豆加工企業總數的80%,大豆加工量由2003年的16萬噸銳減至6萬噸,下降了63%。
此外,流通環節問題凸顯。吉林省農科院副院長董英山表示,大豆主要消費地集中在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沿海地區。相比東北地區具有運距長、運輸成本高的特點。由于鐵路車皮數量有限,如果到了大豆銷售旺季就面臨著嚴重的運輸瓶頸,大豆經營業戶申請鐵路車皮十分困難,通過公路外運,又直接增加了銷售成本。
專家認為,東北大豆主產區普遍存在糧食倉儲設施老化、容積小,特別是大豆批發交易市場倉儲能力不足問題。近年來,雖然國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由于國家重視銷區糧食物流平臺建設,而對產區糧食物流平臺建設投入力度相對較小,致使東北大豆流通體系建設仍然處在較低水平上,不能滿足保護價收購及國有倉儲需要。
據悉,目前東北大豆銷售主要由小商販經營,個體商販已經成為大豆進入市場的主渠道。小商販在收購中很容易壓價,使農戶的經濟效益受到損失。
在有限耕地資源的限制、相關品種種植效益比價優勢及進口大豆占據市場價格優勢之下,黑龍江今年大豆播種面積仍在下降。據了解,由于產區與市場太遠,運輸成本高昂,即使國家有相關政策扶持,收益仍競爭不過進口大豆,國產大豆未來的市場份額或更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生豬產業已經演變成農村居民重要收入來源和城鎮居民...[詳細]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