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紅利 潛藏在數字里的秘密
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老。2013年2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報告預測,今后老人新增量將達到每年1000萬左右的速度,到2033年左右,老人將會達到4億。
如此多的老人,都生活在一個急需改進以讓他們更方便的社會。比如,上述報告顯示,七成以上的城鎮老年人口居住的老舊樓房都沒有安裝電梯;很多路口的紅燈設計都是20秒;公共衛生間里,許多連老年人蹲握的扶手也沒有……
商機,自然也隱含在這些“不方便”中。
顯而易見的,便是對這些公共設施進行改造;其次,便是老年護理市場,會迎來一個新的爆發點。
上述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的空巢老人為3600萬,失能老人則高達0.99億。這些失能老人中,愿意入住養老機構的比例為16.6%,即有597.6萬失能老人需要入住養老機構,但是護理性養老床位嚴重不足,民辦養老機構中僅有15%左右的養老機構可以提供“康復護理”服務。
除了老年護理服務,與此相關的“銀發市場”,諸如家政服務、休閑娛樂、保險等針對老年人口需求的行業同樣也將會因為人口老齡化(及其伴隨的財富增長)所帶來的持續需求而得到長足發展。
華林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患病率和就診率都會顯著上升。針對中老年人的醫藥、醫療器械以及醫療服務也將直接受益。
代替工人的“人”
勞動人口的下降,直接挑戰的便是中國制造業所賴以橫行世界的獨門武器——廉價勞動力。
實際上,自2004年以來,初春時節的“民工荒”,就已成為了中國一年一度的保留節目。如果不愿意向東南亞等地遷移,工廠主們便只能打另外一個算盤:用自動化的機器來代替人工。
2010年,南方周末記者就已經注意到了這一趨勢,珠三角的勞動密集型行業迎來了一個機器換人的高潮(詳見2012年7月29日《“世界工廠”機器“革命”》)。而今,這一趨勢正變得越來越明顯。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