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車軟件面臨猝死:私家車加盟被叫停
2014-08-14 16:25:51 責任編輯:丁浩 來源:新浪科技
以北京為例,易到用車等公司發展迅猛,再加上線上線下渠道的宣傳,讓規模并不大的互聯網租車行業顯得聲勢驚人。有從業人員向新浪科技透露,北京的幾家大型出租車公司已經聯合“告了好幾次狀”,指責租車軟件搶了出租車的飯碗,但最終不了了之。
截至目前,國內互聯網租車領域的最大玩家是易到用車。本月初,該公司宣稱已占據90%的商務租車市場份額。Uber、AA租車等規模較小的公司瓜分了其余的市場份額。
“BAT”三巨頭也對這塊快速增長的市場興趣濃厚。百度8月8日聯手易到用車,推出“百度專車”;更早時候,阿里巴巴旗下的快的打車將去年底收購的“大黃蜂”重新包裝,推出“一號專車”;另有傳聞稱,騰訊旗下的滴滴打車將推出“U優打車”,預計8月底上線。
《通知》的驟然出臺,讓互聯網租車看似一片光明的前景陰霾密布。面對監管重拳,結束不惜代價的野蠻擴張、自我診斷是否“合規”,成為租車軟件們的當務之急。
私家車被禁
與針對出租車的打車軟件不同,用戶使用租車軟件叫到的車,理論上全都來自專業的汽車租賃公司,車型更加豐富和高端,有時還會配備司機,服務品質更好,價格也比出租車更高。
然而,許多租車軟件為了盡快擴充車隊規模,搶占市場份額,常常不按套路出牌,在與正規汽車租賃公司合作的同時,也在通過各種渠道招募私家車加入,并試圖以“掛靠”的方式洗白身份。這成為外界抨擊的“槽點”,也是本次監管的打擊對象。
在今年5月底的一次采訪中,易到用車方面透露,該平臺上的司機已達53000多人,僅在北京即已超過萬人,且仍在快速增長中。相關人員堅稱,這些司機都來自正規的汽車租賃公司,是隨著公司一起加盟易到的。
但新浪科技實地調查十余位司機后發現,確有一部分司機符合上述說辭,但僅占約十分之一;大多數人都是直接找易到用車,然后由后者安排“掛靠”在某一家汽車租賃公司,就開始上路運營了。許多司機甚至連自己掛靠的公司名字都弄不清楚。
司機馬青(化名)今年5月初經過朋友介紹加入易到用車。他白天照常打理自己的小生意,晚上和休息日把車開出來拉活兒,賺一點兒零花錢。據他透露,自己只和易到用車指定的勞務派遣公司簽了一紙合同,與易到用車只是填了一份表格,而這兩份文件均已被收走,他沒能保留任何憑證。
這些文件規定,司機如果出現違章,或是發生交通事故等,易到用車不負任何責任。而如果交管部門以“非法運營”為由扣車,易到用車也不可能出面解圍,只是在培訓時要求司機們把車開到停車場,以減少被查的風險。
他們甚至為之專門教給司機一套話術作為應對。馬青說:“易到用車和我們說,如果車被扣了,就和交警解釋,車是租賃公司的,人是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的,并非私家車出來拉活兒。”
但這種解釋存在硬傷:司機的行駛本上寫的是個人的名字,而非租賃公司。馬青也承認,這套說辭很難有說服力;交管部門目前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果想查,一查一個準。
根據剛剛公布的《通知》,租賃經營車輛的車主應當是“持證的汽車租賃經營者”,將私家車輛用于汽車租賃經營的,屬于違規行為。這進一步明確了“掛靠”不會改變“黑車”的本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隨著半導體、平板顯示、光伏新能源等下游產業的迅速...[詳細]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