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內旅游人數達26.4億人次 旅游總收入1.93萬億
今年春節,北京市“假日辦”公布,北京各景區共接待游客827萬人次,其中外地來京游客93萬人次,旅游消費22.43億元(人均花費2411.8元)。北京市民在京景區旅游658萬人次,旅游消費10.86億元(人均花費165元)。北京鄉村民俗游共接待76.26萬人次,旅游收入7532萬元(人均花費98.8元)。北京市監測的13家郊區滑雪場共接待11.78萬人次,綜合收入1641萬元(人均花費139.3元)。天津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為,“來津過夜的北京游客20.75萬人次,旅游消費1.24億元”(人均花費597.6元)。把外地過夜游客與本地一日游游客區分開來,這種統計方法相當可取,對指導休閑與旅游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和經營管理工作十分有益。
取消國內旅游中“一日游游客”統計之后,不再以景點和旅行社的接待人次為國內游客的統計基數,而一律以“所有住宿設施接待國內游客”的人次數、人天數和平均停留天數為統計基數。在這個基礎上,再通過現行的國內旅游抽樣調查,得出游客的人均花費和人均天花費,就可以較為準確地測算出國內旅游的總消費,即國內旅游的總收入。這種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統計體系,可以基本上解決“縱向不能加、橫向不可比”的問題,從而為準確地測算國內旅游的人數與收入,及國內旅游的產業規模與經濟貢獻,提供可靠、可信的數據。
這里的“旅游住宿設施”,既包括星級酒店,也包括各種非星級酒店,如旅館、招待所、城鄉家庭旅舍和露營地等。在旅游業逐步建立并普及數字信息化系統的基礎上,這種統計系統是可以實現的。
國內旅游統計如何去“水分”
國內旅游統計數據中普遍存在的“水分”問題,除了統計技術方面的因素外,更有體制方面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大干快上”浮躁氣氛下,“數字出政績、出干部”。上級主管部門給下級部門層層下達“發展指標”,各地之間互相攀比,爭當“第一”,旅游統計機構隸屬于同級行政主管部門、缺乏獨立的監控系統,統計數據最終由各級領導、特別是一把手“審定”。在這種體制下,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不是靠技術手段所能根本解決的。何況,旅游消費本身具有不同于實物生產與實物消費的特殊性,人均消費的數據只能用抽樣調查得出,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與不確定性,加之我國地廣人多的國情,更為旅游統計增加了難度。
如果以旅游住宿人次、夜次作為國內旅游的核心指標,那么,目前的國內旅游規模就要重新估量。以2011年為例,全國國內旅游人數達26.4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93萬億元,假若剔除其中一日游游客數,過夜游客人數如以該數據的1/4估算,約為7億人次左右,國民出游率約為50%;旅游收入如以該數據的1/2估算,約為1萬億元左右,旅游增加值僅為0.5億元左右。這對各級主管部門來說,不僅是旅游概念與統計方法的改變,也是科學政績觀的考量,需要勇氣與魄力。
有專家認為,把國民休閑與國民旅游這兩者既區分又綜合,創造一種既符合國際標準又符合國情的“國民休閑與旅游統計體系”,這無疑是一種比較可取的設計思路。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65歲以上人口...[詳細]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