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允許銀行自主確定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
隨著經濟增速的下滑,國內部分小微企業的貸款不良率呈上升趨勢。雖然銀監會曾出臺相關政策要求銀行放寬對小微企業的不良率容忍度,但是近日銀監會官員在廣東的小微企業金融內部座談會上表示,對于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率容忍度監管層不會一刀切,各銀行、各地區可自主確定不良率和容忍度。
在座談會上,銀監會銀行監管二部副主任張金萍透露,小微企業貸款的不良比例較一般貸款高出近一倍,500萬元以下的微小貸款不良比例高出其余企業貸款近5倍。所以希望各銀行根據自己的風險管理水平和風險覆蓋能力,自己確定不良貸款容忍度,也希望各地銀監局根據各地區不同的小微企業特點制定容忍度。接下來,銀監會將進一步細化,進行調研和研究,觀察不良率和容忍度指標的合適數值。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從去年開始,銀監會先后出臺了“銀十條”及其補充通知,在機構準入、資本占用、存貸比考核、不良貸款容忍度和服務收費等方面,提出了針對小微企業更具體的差別化監管和激勵政策。特別是不良貸款容忍度方面,銀監會指出,根據商業銀行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成本和核銷等具體情況,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實行差異化考核,適當提高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容忍度。但是“銀十條”中并未提出具體的小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比率。不過銀監會監管部二部主任肖遠企曾表示,商業銀行在計算不良貸款率時,如果出現5%的不良貸款,商業銀行是可以容忍的。
但是,對于一些小微企業貸款業務比重較高的銀行來說,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在座談會上,就有不少城商行負責人表示,小微企業貸款占全行貸款比重的30%-40%,如此一來控制風險對他們尤其重要,特別是近段時間這一類貸款的不良率有些上升。
其實,早前已經有一些銀行開始根據自己的特色來確定小微企業的小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如廣發銀行將小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設定為2.5%。
此外,有消息稱銀監會正計劃建立分擔小微企業貸款風險的機制,其中包括讓地方政府的資金參與其中。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日前表示,小微企業正面臨困境,主要困難包括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原材料成本明顯上漲、訂單量減少以及資金鏈緊張。銀監會將進一步完善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打造一個小微企業、融資性擔保機構和銀行三者間風險共擔、利益互享的良好體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