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17家央企資產負債損益達217億元
審計署公布了17家央企2010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審計署6月1日發布了2012年第9號至第25號公告,公布了對工商銀行、中信集團、招商局集團在內的17家央企的2010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審計署發現,工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分別存在違規放貸、違規辦理票據、少計固定資產等問題。其中,其中,工行、中信、招行違規放貸近189億元,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合計少計利潤超過28億元。。
工行中信招行違規放貸合計188.64億元
審計署發現,工行所屬9家分支機構違規發放法人貸款94.99億元,其中2010年發生52.87億元。主要是通過向非土地儲備機構、超期限等方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向手續不全或資本金不足的項目發放貸款,違規向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發放貸款等。所屬6家分支機構違規發放個人貸款15.01億元,其中2010年發生11.04億元。主要是違反國家差別化信貸政策,未按規定利率和首付款比例辦理二套房貸款,以個人貸款名義發放對公貸款等。
此外,工行所屬4家分支機構違規辦理票據、信用證和結匯業務17.79億元,其中2010年發生11.81億元。
前瞻網了解到,2008年至2010年,中信銀行違規發放貸款和辦理票據業務共計30.64億元。2010年,中信銀行的10個分支機構信貸“三查”工作不嚴,存在信貸資金被借款人挪用等現象。
審計署指出,招商銀行在經營管理中還存在一些違規問題和需要進一步改進的方面。主要包括:個別分支機構存在違規辦理存貸款的問題,以及集中采購制度執行不夠到位的情況。2004年至2010年8月,招商銀行有關分支機構違規發放貸款48億元、吸收存款5000萬元。
綜合來看,工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三家違規發放貸款合計達188.64億元,其中工行最多,違規發放的法人貸款和個人貸款合計達110億元。
三行采取整改措施 違規貸款多數已追回
審計署在隨后發布的答問中指出,工行和中信集團2家金融企業高度重視本次審計發現的問題,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做好整改工作,已取得明顯成效。一是成立專門工作組,及時部署落實整改措施。截至2012年3月底,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集團公司對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到位率分別為93%和91.04%。二是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健全內控管理長效機制。針對審計發現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2家金融企業從制度建設和內部控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了各項管理工作。三是嚴格問責,嚴肅處理有關責任人。中信集團公司對下屬單位賬外資金等違反財經法紀問題的相關責任人共計190人次作出了嚴肅處理。
審計指出問題后,工行相關分支機構已收回違規發放的法人貸款17.81億元,對60.13億元貸款通過補充完善手續等方式進行了整改;已收回違規發放的個人貸款7.54億元,對6.05億元個人貸款通過完善手續、按規定補充首付和提高利率等方式進行了整改,其他問題正在整改中。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中信銀行已結清部分貸款或票據,其余貸款已按規定整改,并修訂完善了相關內控制度;針對信貸資金被借款人挪用等現象,中信銀行及時清收了部分貸款,并進一步強化對分支機構信貸業務“三查”工作的監管。
招商銀行表示,該行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高度重視此次審計,認真做好審計指出問題的整改工作,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問責。截至目前,審計指出的問題絕大多數已經整改,涉及的貸款大部分已經收回,其余貸款也已采取了相應的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并將進一步清收。此外,此次審計發現的問題,對該行整體經營業績以及財務報表沒有影響。
審計署金融審計司司長呂勁松表示,根據審計情況,審計署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有關金融企業要進一步加強信貸管理工作,嚴把授信審查關,加大貸后監督力度,密切跟蹤貸款資金流向,防止挪用信貸資金行為,切實保障信貸資金用于實體經濟;二是要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加大對所屬企業財務管理力度,強化對會計核算及大額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監控,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完整;三是強化各項內部控制建設,建立有效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完善內部控制流程,加大對所屬分支機構管控力度,通過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嚴肅處理資產質量認定過程中的弄虛作假行為,嚴厲打擊以權謀私、渾水摸魚的相關個人單位,進一步提高資產質量信息的真實性水平,確保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