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十大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11-2015年)
(二)產業布局。
1.文化創意產業。
以“環西湖、環西溪、沿運河、沿錢塘江”為主線,以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重點,充分發揮各區、縣(市)的產業優勢和區位特點,積極拓展新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逐步形成“兩圈集聚、兩帶帶動、多組團支撐”的文化創意產業空間新格局,為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提供良好的載體支撐。其中,環西湖、環西溪文化創意產業圈努力打造集設計服務、時尚消費、影視與藝術創作和文化休閑旅游為主導的綜合性、創新型文化創意產業群;沿運河、沿錢塘江文化創意產業帶,大力發展文化休閑旅游、動漫游戲、信息服務、工業設計、教育培訓等產業;各區、縣(市)依托資源稟賦條件,因地制宜建設一批文化創意產業園(樓宇),積極培育現代傳媒、工業設計、文化休閑旅游、生態文化創意產業等產業,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組團發展。
2.旅游休閑產業。
積極推進旅游產業集群式發展,形成“一核、一極、兩圈、兩軸、全域覆蓋”的大杭州旅游休閑空間結構。其中,都市旅游休閑核圍繞西湖、西溪濕地、運河、南宋皇城歷史文化旅游區、湘湖等城市景區景點,發展具有杭州特色的都市旅游休閑產業;千島湖休閑度假增長極重點發展山水度假休閑產業,打造“長三角首選、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環都市休閑游憩圈、杭州都市旅游休閑圈及五大合作翼積極推進旅游一體化和無障礙建設,實現與周邊縣市的客源互動與市場共享;三江兩岸生態旅游發展軸及沿杭徽高速旅游發展軸圍繞兩軸沿線,著力開發特色旅游鄉鎮和旅游區;蕭山、余杭及五縣市重點打造現代文化旅游、運動休閑、健康養生、創意農業與鄉村度假等特色旅游休閑產業集群。
3.金融服務產業。
金融服務業努力構筑“一核兩帶三圈三園多點”的層次性、梯度化空間布局,形成長三角區域金融服務中心的空間支撐體系。一是強化錢江新城的核心地位,基本形成金融總部集聚區;二是提升延安路和慶春路兩帶,重點集聚零售金融機構,打造服務全省的財富管理機構集聚區;三是構建以西湖區黃龍商圈為主的高端金融中介服務中心、以上城區吳山景圈為主的投資基金資產管理中心、以高新(濱江)區創業樓圈為主的創業風險投資管理中心;四是培育三園,即以金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為重點的濱江金融外包園、以金融數據處理業務為核心的下沙金融外包園,以及以余杭金融創新園為基地的金融中后臺集聚地;五是以五縣(市)縣城和中心鎮為節點,實現金融機構、金融服務、金融創新向五縣(市)擴散,逐步形成多層次、網絡化、城鄉一體的金融布局。
4.電子商務產業。
電子商務產業在重點區域推進上總體按照“一核帶動、全面開花”的思路,其中“一核”指高新(濱江)區,另外重點培育下城區電子商務產業園、余杭區電子商務拓展區、江干區東方電子商務園、西湖區杭州電子商務產業園、下沙電子商務產業園、拱墅區北部軟件園電子商務拓展區等電子商務園區。要充分發揮高新(濱江)區在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在高新(濱江)區規劃建設電子商務核心示范園,以點帶面,全面推進電子商務向其他各城區、縣(市)拓展,形成點面聯動、上下結合、優勢互補、競相發展的新格局,實現我市電子商務發展的新騰飛、新跨越。
5.信息軟件產業。
信息軟件產業依托現有優勢,遵循產業集群化發展規律,構建“一城三區多園”、孵化和產業化有機聯系的產業空間布局。一是以高新(濱江)區江北區塊和城西、城北環浙大區域為重點,結合現有軟件園區改造提升、主城區傳統工業區有機更新,加快推出一批信息軟件產業孵化園;二是重點發展三區,即以軟件服務為產業特色的高新(濱江)區,以金融服務外包、行業應用軟件開發為特色的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以基礎軟件、行業應用軟件、中高端知識流程外包和信息服務為重點的環浙大(紫金港)硅谷;三是以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周邊、蕭山機場航空物流園區,及富陽、臨安、桐廬、建德、淳安的景區和省級開發區等為重點區域,各有側重地培育發展信息軟件產業。
6.先進裝備制造產業。
依托各大產業集聚區,逐步形成以三大國家級開發區和“錢江經濟開發區—余杭經濟開發區—大江東區域”工業軸線構成的“T”型裝備制造業走廊為主導、以臨安經濟開發區等其他省級開發區為骨干、各類城鎮特色工業功能區為補充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空間布局模式。其中,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大型機電成套設備、機電一體化產品、精密模具等機械,高新(濱江)區重點發展系統集成、數字控制技術等高端行業,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數控機床、輕工機械、專用工程機械等設備,大江東區域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海水淡化裝備等產品,臨安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空分設備、乙烯冷箱、大型數控磨床等設備,錢江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新型包裝機械等設備,余杭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動力設備、物流設備、汽車零部件等產品,富陽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高附加值船舶等裝備。
7.物聯網產業。
以杭州市物聯網產業園為主要載體,加快形成以高新(濱江)區和余杭創新基地為核心區、以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骨干區塊為支撐區、以臨安等五縣(市)為拓展區的“一網三區”物聯網產業空間格局。其中,高新(濱江)區重點建設杭州市物聯網產業園(高新區塊)和杭州市物聯網孵化園,從產業鏈構建和產業化應用兩個方面協同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余杭創新基地重點建設杭州市物聯網產業園(余杭區塊),著力發展面向物聯網的軟件、系統集成應用、關鍵傳感元器件和終端設備設計;支撐區和拓展區利用各自優勢,大力發展物聯網相關產業,積極實施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
8.生物醫藥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包括核心區和擴展區。其中,核心區位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藥港”產業園區,依托區位環境良好、生物醫藥產業基礎扎實、科技資源豐富的優勢,以生物技術、現代中藥、生物醫學工程等為發展重點,集聚國內外著名生物企業及研發中心,大力扶持發展專業孵化器,引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努力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高科技生物產業基地。擴展區以高新(濱江)區生物醫藥區塊為重點,依托區內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引進大型醫藥企業集團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重點培育以現代中藥、生物醫藥為主導的醫藥企業群,形成全省現代中藥與生物醫藥新藥研發生產的重要基地,并延伸到余杭經濟開發區、富陽經濟開發區、桐廬經濟開發區、臨安經濟開發區、淳安經濟開發區。
9.節能環保產業。
以錢江經濟開發區等區塊為重點,以現有產業園區為依托,有序引導產業往各園區集聚,著力將錢江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節能環保產業技術創新、裝備制造、產品應用示范的重要基地。其中,環保設備研發和制造行業重點向錢江經濟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濱江)區、江東工業園區、臨江工業園區等區塊集聚;節能裝備行業主要依托杭鍋、杭汽輪、杭機床、西子等大型成套設備企業,重點打造區域性特色產業集群;新光源產業向錢江經濟開發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江工業園區、臨安等區塊集聚,重點建設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臨安節能燈產業集聚區;節能環保材料行業主要依托臨江工業園、建德馬目—南峰高新技術產業園、富陽富春高新技術產業園等區塊加快集聚;資源循環利用行業重點建設桐廬經濟開發區的浙江廢舊家電回收利用循環經濟試點基地。
10.新能源產業。
著力構筑“一核、兩點、多區”的空間布局框架,“一核”即大江東杭州市新能源產業園,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塊,制造、研發和孵化功能兼有,綜合發展;“兩點”即高新(濱江)區和錢江經濟開發區,是杭州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支點;“多區”即市域其他有條件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特色集聚區,有余杭經濟開發區、西湖科技經濟區塊、江干區丁橋鎮機電功能區、臨安高新技術產業園、青山湖科技城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富陽市經濟開發場口新區、桐廬縣鳳川-江南新城區塊、建德市馬目—南峰高新技術產業園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65歲以上人口...[詳細]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