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二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
三、“十二五”時期及未來能源發展形勢
“十二五”時期,將是我省跨入萬億元俱樂部的重要時期、基本實現工業化的重要時期和由欠發達地區進入相對發達地區的重要時期。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與世界科技發展和產業調整歷史契機的相逢對接,將為我省發揮生態優勢,推動經濟社會結構戰略性轉型,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省能源發展面臨如下形勢:
(一)省內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要時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根據《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期間,江西經濟總量(GDP)將跨越萬億元臺階并向兩萬億元邁進;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000美元以上,年均增長10.5%;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6%以上,達到2600-300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五年累計超過8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6%,超過6200億元;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達到270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年均增長10%,達到83.5億美元。
當前,隨著江西經濟從要素驅動向效率驅動轉化,發展動能加速釋放,經濟總量蓄勢突破,產業層次持續提升,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社會建設日益完善,經濟總量快速擴張。預計“十二五”時期能源消費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從經濟總量上看,預期我省GDP年均增長將達到11%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壓力較大;從產業結構上看,隨著“十二五”時期我省工業化加速推進,工業用能將有一定提高;從保障民生上看,我省人均生活能源消費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更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客觀上要求能源供應有較大增長。
據預測(參見附件),到2015年我省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9835萬噸標準煤,“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9.1%,單位GDP能耗降為0.71噸標準煤/萬元。
(二)省外能源發展新動向。
1.全球新一輪能源變革方興未艾。
國際上,在化石能源資源趨于枯竭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雙重推動下,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實施以低碳技術為核心的能源變革計劃,能源變革正在成為引領世界新一輪科技創新的主導力量。在國內,黨中央、國務院已明確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建設的重要任務,并作出了戰略部署。能源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既要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大局,也要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加快能源發展方式轉變,切實增強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實現集約發展、低碳發展、和諧發展,不斷提高科學發展水平。
我省雖然缺乏常規能源資源,但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產已探明儲量的有132種,探明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13種,居前十位的有66種。在未來新興能源產業發展中,具備一定的資源優勢。江西是目前全國最重要的鈾礦資源基地,有六大鈾礦帶、七大鈾礦田,各類鈾礦床91個,礦床數和鈾資源儲量均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我省淡水資源豐富,是我國少數不處于地震帶上的省份之一,在未來內陸核電建設條件上具備明顯的資源、廠址、區位等方面的優勢。
我省稀土、有色金屬資源十分豐富,宜春鉭鈮礦是世界最大的鋰礦山,贛南地區是我國乃至世界重要的中、重稀土和有色金屬生產基地。依托稀土和銅資源優勢,江西永磁電機產業基地建設加速推進。風電產業方面,風機整機和零部件生產能力已經形成。
我省粉石英資源非常豐富,已探明的資源保有儲量近2000萬噸,居全國首位。立足我省豐富的礦產資源,足可支持建設從工業硅、高純硅、多晶硅、單晶硅到晶片、電池組件及發電系統、光伏電站的完整產業鏈。
我省全年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十分有利于農林作物生長,是我國糧食、油料主產區,也是生物質能蘊藏較豐富的省份。初步估算,我省生物質能年利用潛力達1000萬噸標煤以上。
今后,我省應充分抓住有利時機、發揮我省在新興能源資源方面的優勢,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大力發展以核電為首的新興能源產業,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保障。
2.國內跨區域能源輸送勢在必行。
我國能源資源分布廣泛但不均衡。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水力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石油、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東、中、西部地區和海域。我國主要的能源消費地區集中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資源分布與能源消費地域存在明顯差別。大規模、長距離的北煤南運、北油南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將是今后能源輸送的基本格局。
根據國家中部地區崛起規劃,江西作為中部地區,發揮著承東啟西的重要作用。江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江西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的腹地,與上海、廣州、廈門、南京、武漢、長沙、合肥等各重鎮、港口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內。境內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000公里,出省主要通道全部高速化。京九線、浙贛線縱橫貫穿全境。水運便捷,適合作為能源大量輸送的通道。今后,我省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結合國家重大部署,積極參與能源輸送通道建設,為我省能源發展爭取更多的外部能源支撐。
3.國內外能源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給我國能源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國際能源市場變化對我國能源供應的影響較大。由于國際能源市場主導權集中于少數發達國家,而新增能源需求集中于發展中國家,能源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目前,全球能源供需平衡關系脆弱,石油市場波動頻繁,國際油價高位振蕩,天然氣資源受制于資源國,世界能源供給的壓力與日俱增。國內能源市場環境也不容樂觀,受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及國內能源需求量的不斷膨脹,能源價格不斷攀升,山西、陜西等煤炭資源大省及產煤大省,采取控制煤炭生產量及煤炭調出量的措施來保護資源。面對這些能源市場的新形勢和新動向,今后我省應統籌國內和省內的開發并加強對外合作,拓寬思路,從經濟效益和比較成本出發,選擇可靠的能源供求渠道,大力開拓國內外能源市場。以效益求生存,以市場求發展,提高我省能源安全保障程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