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二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
水電和新能源:具體目標詳見下表:
2015年江西省新能源生產目標
內 容
利用規模 能源產出規模
數量 單位 數量 單位 折標準煤 萬噸/年
一、發電 181.25 億kWh 547.55
1.水電 497 萬千瓦 124 億kWh 372
2.風電 100 萬千瓦 20 億kWh 60
3.光伏發電 20 萬千瓦 2 億kWh 6.8
4.生物質能發電 萬千瓦 35.25 億kWh 108.75
農林生物質發電 57 萬千瓦 28.5 億kWh 85.5
沼氣發電 5 萬千瓦 2.5 億kWh 7.5
垃圾發電 10.5 萬千瓦 5.25 億kWh 15.75
二、供氣 84.8
1.戶用沼氣 80850 萬m 3 57.7
2.禽畜養殖場沼氣 36975 萬m3 26.4
3.工業有機廢水沼氣 1000 萬m3 0.7
三、供熱 17.69
1.太陽能熱水器 150 萬m2 16.5
2.地熱能利用 29.3 萬吉焦 1
3.生物質秸稈氣化 263 萬m3 0.19
四、燃料 73.64
1.生物質成型燃料 10 萬噸 7.14
2.生物乙醇燃料 30 萬噸 30.75
3.生物柴油 25 萬噸 35.75
合 計 719.88
占全省能源消耗比重 7.32%
煤層氣利用:2015年煤層氣抽采總量將達到1.2億立方米,利用總量7000萬立方米,利用率58.3%。
2.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目標。
考慮到我省工業化、城鎮化程度還不高,人均能耗水平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56%左右,“十二五”期間我省能源消費總量仍應保持一定增長,力爭建立起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工作機制,2015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9835萬噸標準煤以內。
3.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目標。
據測算,“十二五”期間即使全力挖掘可再生能源潛力,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也難以大幅度提高。預計2015年煤炭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仍然高達69.7%,石油和天然氣的比重上升到20.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國家下達的控制目標。
4.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目標。
2015年單位GDP能耗下降到0.71噸標準煤/萬元,比2010年總降幅16%。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20萬噸。統調火電單位千瓦時供電煤耗下降至320克標準煤以下。全省單位GDP二氧化碳達到國家下達的目標控制要求。
四、主要任務
(一)強化能源支撐保障能力。
為切實保障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我省必須進一步強化能源保障能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一是提高一次能源生產能力。穩定提高煤礦產量,加快開發各種能源資源。二是加快能源輸送通道建設。加快鐵路電煤調入通道建設;充分改善水運航道和港口運輸條件;建設以500千伏電網為骨干網架的江西智能電網;大力推進石油、天然氣管網建設。三是改善調入能源結構,優先調入天然氣、電力、油品等優質能源品種。四是加強能源應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能源預測預警機制,提高煤礦、石油儲備能力,建立并完善天然氣儲備機制。
(二)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
“十二五”期間,我省應初步建立起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工作機制,力爭以最少的能源消費支撐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是制訂能源消費總量目標考核工作機制,強化對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的督導。二是進一步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按照“有保有限,確保安全”的原則,認真組織有序供電工作,對高耗能、高排放、低產出企業實施錯峰讓電,對不符合產業政策以及高耗能淘汰、限制類企業實行限電或停止供電,適當減少景觀照明、亮化工程用電;科學引導電力消費,統籌利用電力需求側管理專項資金,鼓勵企業、個人采用先進節能的用電技術和裝備。三是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加大對合同能源管理的宣傳力度,通過政府資金扶持、建立基金、信貸支持等多種渠道從根本上解決合同能源管理機構的融資難題,加大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政策支持力度。
(三)優化能源生產消費結構。
為推動能源工作科學發展,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我省必須積極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優化調整能源結構。一是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加快發展核電,大力推廣天然氣利用,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穩步發展水電,提高清潔能源的規模和比重。二是培育新興能源產業,優先發展我省具有資源優勢和大規模產業化條件的產業,加大投資力度。三是促進新興能源技術發展,在加強跟蹤、引進、吸收國際國內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加快新興能源技術開發應用和新興能源裝備制造。四是發展農村能源,實現農村生活電氣化、燃料優質化、廢物資源化、環境清潔化。
(四)量化能源工業節能減排。
量化能源領域節能目標考核實施方案,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一是繼續推進“上大壓小”,激勵企業加快發展高效清潔機組,淘汰和改造低效率、高能耗、高排放的現役機組。二是實行節能、環保、經濟、公平的發電調度制度。三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企業充分利用煤礦瓦斯、礦井水,以及余熱余壓等資源,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
(五)深化能源領域體制改革。
進一步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能源體系。進一步完善法規政策。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能源價格、財稅、資源和流通體制等改革,積極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