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二、提升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強化以人為本,積極引入現代技術、管理理念和經營模式,豐富服務供給,提高服務質量,培育優勢品牌,規范市場秩序,提升生活性服務業的層次和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一) 商貿流通業
積極推行現代流通方式,深入推進內外貿融合,進一步繁榮繁華城市,加快形成“雙心、兩區、多組團”的商貿流通業布局結構,努力重塑“北方商埠”。到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00億元,年均增長18%;商品銷售總額3.5萬億元,年均增長20%;商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以上。
專欄2 雙心、兩區、多組團
“雙心”:中心城區商業中心區、濱海新區商業中心區。
“兩區”:空港國際貿易區、海港國際貿易區。
“多組團”:薊縣、寶坻、京津、武清、寧河、漢沽、西青、津南、靜海、團泊、大港等11個新城商貿組團。
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貿集聚區。加快海河兩岸商貿設施建設。推動意式風情區、津灣廣場、津門津塔、嘉里中心、南站、天津灣、塘沽外灘和解放路商業街建設,吸納特色商貿項目集聚海河兩岸,形成獨具天津歷史人文魅力的海河精品文化旅游商貿集聚區。按照功能完善、設施先進、業態結構合理的標準,加大重量級商業商務設施的集聚力度,整合提升和平路-濱江道、天津站、天津西站、東馬路-大胡同、水上公園周邊、小白樓、友誼路、解放南路、文化中心等一批現代都市商業集聚區和南京路商務商貿帶、鞍山西道-白堤路科貿街、鼓樓、古文化街、食品街等特色商業街。提升23個區域商業集聚區,促進區域商業協調發展。發展商業、旅游、文化有機結合的風情街區,增加餐飲、娛樂、休閑等配套功能,提升服務能級。
推動城市進一步繁榮繁華。按照現代流通方式推進傳統批發交易市場的改造提升,促進各類批發企業加快經營轉型和服務功能延伸,推廣總經銷、總代理等經營方式。鼓勵企業構建全國性批發代理經銷網絡,積極發展內外貿結合、跨國經營的貿易企業。積極引進國內外著名商業企業和國際頂級品牌、國內著名品牌,建設旗艦店、體驗中心等高檔、時尚的中心城市商業、餐飲設施,繁榮繁華城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網上購物等新型商業業態,結合門店銷售、快遞物流等一體化趨勢,推動新興商貿服務業的集成發展。
進一步完善便民生活服務。加快培育大型連鎖龍頭企業。以大型綜合超市為主力業態,積極發展便利店、折扣店等新型業態。建立完善無公害綠色食品流通網絡,為居民提供安全放心食品。加快發展便利商業,高標準建設一批小型超市、早點快餐、物資回收等便民商業設施。拓展提升農村流通網絡,提高農村便民商業設施的配送比例,商業連鎖率達到80%。
(二) 旅游業
充分發揮天津山、河、湖、海、泉資源齊備和近代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整合資源、培育產業、打造品牌,加強高端旅游服務市場的培育和服務產品的開發,著力打造“一帶三區九組團”的旅游業發展格局,將天津建成濃縮近代文化、凝聚現代文明、獨具特色的文化歷史名城和現代化旅游強市、國際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到2015年,旅游總收入達到3000億元,入境旅游人次達到370萬,旅游外匯收入37億美元,旅游直接從業人員30萬,旅游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專欄3 一帶三區九組團
“一帶”:海河旅游觀光帶。
“三區”:市中心都市旅游區、東部濱海旅游區、北部山野旅游區。
“九組團”:東麗湖商務休閑組團、京津新城溫泉度假組團、七里海濕地度假組團、大黃堡生態休閑組團、官港休閑游樂組團、楊柳青民俗文化組團、團泊湖運動休閑組團、葛沽-小站民俗風情組團、天嘉湖-鴨淀水庫商務度假組團。
打造旅游品牌。以天津近代歷史文化為脈絡,以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以歷史風貌建筑和歷史遺跡為載體,精心設計、開發、整合、建設小站練兵、意奧風情、金融名街、老城津韻等12個文化旅游主題板塊,形成“近代中國看天津”文化旅游核心品牌。依托天津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精心設計完善旅游線路,打造“都市博覽游”、“海河風光游”、“濱海休閑游”、“山野名勝游”等特色品牌。大力發展郵輪經濟和游艇產業。將“中國旅游產業節”辦成國內旅游展會第一品牌。
推動區域旅游一體化。按照錯位發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客源互通的原則,加強京津冀旅游經濟合作,開展旅游線路對接、旅游產品整體宣傳推廣。擴大環渤海旅游區域合作和東北亞市場互動。開通跨省市旅游巴士運營專線,增加環渤海游輪旅游線路。積極推進中日韓三國十市(中國的青島、煙臺、天津、大連,韓國的仁川、釜山、蔚山,日本的北九州、下關、福岡)環黃海經濟合作機制不斷深化,推動東北亞區域旅游合作向縱深發展。
加快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加大對旅行社的管理力度,規范旅行社的經營行為,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吸引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德國凱賓斯基飯店集團、希爾頓酒店集團等國際著名酒店管理集團來津發展,鼓勵星級飯店企業加大投資,提升硬件設施水平,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到2015年,旅行社達到400家,其中,出境游組團社發展到100家左右,五星級酒店數量達到40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