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沉浮錄:潮汕人的沒落與復興
粵東的夢想
其實,即便是在經歷了經濟上的沉重打擊后,粵東地區也有著不錯的發展基礎。
在粵東,集中了廣東四分之一的專業鎮,如澄海玩具、潮州瓷器、普寧的中藥飲片等,均是粵東特色經濟的代表。這些專業鎮集中在潮汕揭三市銜接的區域內,占據了粵東地區50%到70%的經濟總量。
如果按照統計數字來看,粵東地區的城鎮化率已達到57%,比粵西地區要高出近20%。但在陳鴻宇看來,粵東的中心城區難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本身并沒有完成城鎮化,而是煮了“夾生飯”。
如今,社會早已淡漠了對粵東投資環境的負面印象,但也并未發現什么突出優勢。
汕頭經濟特區的頭銜和政策,或許是粵東的一塊招牌。根據其他特區的經驗,它不光可以為粵東招徠大規模的投資資金,也可以為這個地區注入體制創新和對外開放的基因。
回看今日的汕頭經濟特區,并沒有朝人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經濟發展自不待言,在引領全國的各項體制機制創新領域,汕頭特區也鮮有走在全國前列的。
針對這個問題,對廣東經濟深有研究的美國學者傅高義,在其著作《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廣東》中闡述了這樣一個觀點:深圳、珠海在一個空白區域設立特區,汕頭特區卻是在原有汕頭市的行政架構下搞特區,體制上無法大膽創新,這是造成汕頭經濟特區體制創新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
陳鴻宇認為,這一影響一直持續到特區擴大后。“1992年特區擴大到全市,問題就來了,特區的銳氣和勇氣已經被融化、腐蝕在一個舊體制里面,按照老體制管理整個特區。”在這樣的情況下,汕頭經濟特區的發展未能創造出像深圳那樣的速度。
這樣一來,定位為粵東區域中心城市的汕頭,便難以發揮出輻射和帶動作用。汕頭、潮州和揭陽三市,因為經濟結構同樣落后,在爭取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時,便習慣性的墜入競爭的套路,難以形成產業布局上的合力。
這一趨勢,在廣東省2007年召開粵東工作會議,并出臺支持方案后變得更為明顯。
以揭陽潮汕機場的建設為例。記者了解到,該機場選址在三市還沒有拆分的時候就有過考慮,現在的地址也是考慮到要統籌三個地市的需求,三市均接受了這一選址方案。但在機場名稱確定時,卻頗費了一番周章。
考慮到機場最終選址是在揭陽境內,機場名稱被確定為揭陽潮汕機場。對很多外地客商來說,揭陽并不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地名,將其放在潮汕兩字之前,多少會有些不便。
“潮汕分市以后,大家都在爭中心城市,大家跳過十公里就能到海里去,為什么要局限在這一個湖里面爭呢?”前述觀察人士表示,從一個城市的定位,可以看出這個城市的眼光和格局。
以汕頭為例,在《關于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中,將汕頭定位為粵東中心城市。但是在他看來,是不是中心城市,不是省政府一份文件說你是就是的,而是需要整個城市的奮斗爭取的,是要能在對粵東以外的地區競爭中表現出中心城市的氣勢的。
“現在很多人都在談中國夢,具體到汕頭,十年前汕頭政府出臺一個規劃,說要成為粵東中心城市。可你本來就是中心城市,你如果還把這個作為你的定位,你還有夢想嗎?”
他進一步指出,整個粵東的問題,都需要一個大格局的定位來廓清發展思路,如果粵東的城市不能打開視野,放眼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定位,那復興也無從談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