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
二、總體要求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和“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優化文化產業結構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推進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培育優勢文化企業、扶持文化會展活動為重點,構建“一核三極七心四帶”的文化產業總體布局,全面提升文化產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增強文化產業對其他產業的滲透提升和帶動能力,推動浙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將文化產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并最終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新興支柱產業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正確導向。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正確處理“兩種屬性”和“兩個效益”的關系,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統籌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與經營性文化產業,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2.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以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為文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創新文化生產、傳播、流通、消費方式,突出高技術、高附加值等特征,提高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含量。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提升文化服務業的比重,增強文化產業對其他產業的滲透提升和帶動能力。
3.堅持特色優勢。注重發揮省內各區域地方優勢,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資源,開發生產相應的文化產品,建設相應的文化產業基地和項目,增強其根植性和生命力。
4.堅持集聚集約。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的集聚程度和集約水平,開展集聚平臺建設,實施大項目引導,提升文化產業基地區塊的能級和輻射能力。
5.堅持多元開放。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文化企業,引導和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千方百計鞏固與拓展國際市場,提高文化產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三)發展目標。到2015年的總體目標是:文化產業發展體系更為完善,體制機制更富有活力,企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明顯擴大,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明顯提高,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新興支柱產業;文化產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在全國的地位得到較大提升,全面鞏固和發展在新聞出版、文化創意、影視服務、數字內容與動漫、文體休閑娛樂以及文化產品制造等領域的領先地位。具體包括五大方面的目標:
1.總量和比重進一步提高。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到2012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到4.2%以上,文化服務業占比達到40%以上;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到5%以上,文化服務業占比達到45%以上。
2.產業優勢進一步增強。重點引導發展的新聞出版、文化創意、影視服務、數字內容與動漫、文體休閑娛樂、文化會展等產業得到較快發展,新興文化業態快速壯大,一批特色文化產業群基本確立;建成一批具有集聚效應和產業特色的重點文化產業基地和項目,對文化產業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涌現出一批具有跨地區跨行業經營、較強綜合實力和創新能力的骨干文化企業集團,一批文化產業的戰略投資者初步形成。
3.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創新體系初步形成,文化產業人才資源加速集聚,文化產業關鍵創新技術得到提升,文化策劃和原創能力進一步提高,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廣泛運用,文化企業裝備水平和科技含量顯著提高,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文化品牌。
4.市場體系進一步優化。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得到更好發揮,文化產品和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城鄉文化市場進一步發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進一步擴大,文化會展活動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現代流通組織和流通形式逐步成為文化流通領域的主要力量,文化消費領域不斷拓展,在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明顯提高。
5.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文化體制改革得到深化,文化宏觀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民營文化企業加快發展,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基本形成。文化產業扶持政策更加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更顯活躍,以資本為紐帶推進文化企業兼并重組取得重要進展,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隨著半導體、平板顯示、光伏新能源等下游產業的迅速...[詳細]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